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全身肿瘤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是近几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技术,但由于该术式操作复杂,难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软组织肉瘤(RSTS)的手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02年1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LRR)及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预后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完整切除术后1、3、5年LRR分别为26.7%、86.7%、100%,复发中位时间17.5月;1、3、5OS分别为100%、93.3%、40%,中位生存时间56月;1年、3年DFS 83.4%、33.4%。单因素分析肿瘤分层、大小、切缘、分化程度、AJCC分期、手术方式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但Cox回归分析提示:手术方式(P=0.045)与AJCC分期(P=0.05)是复发率的影响因素,是否复发(P=0.013)、手术方式(P=0.015)、切缘(P=0.049)、分化程度(P=0.002)、AJCC分期(P=0.020)是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方式、切缘、分化程度、AJCC分期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相关预后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膀胱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对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膀胱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自1998年7月至2011年7月,我科有1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开放膀胱根治性切除加直肠膀胱术,3例(17.6%)合并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1 d及8 d,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改开放手术治愈.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膀胱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患者血糖异常有关,确保有效的胃肠持续减压是处理的关键,积极的保守治疗可有效促进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膀胱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患者无特殊症状,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上表现无特异性.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应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进行诊断并确定手术方式,明确诊断需依据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应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侧肾实质性或实质性为主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9例和双侧肾恶性肿瘤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中经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平均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增大超过2 cm.1例伴结节性硬化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栓塞3个月后随访,肿瘤缩小约20%.双侧肾恶性肿瘤患者均为透明细胞癌,2例死亡,1例未见转移,1例Von Hippel-Lindau(VHL)病术后肌酐轻微升高.结论 双侧肾癌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VHL病推荐行肿瘤剜除;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结节性硬化者可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6.
环氧化酶(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目前至少已发现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OX-2在多种癌症中高度表达,本文综述了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肿瘤预后以及其抑制剂应用前景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提高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例手术切除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均为无功能性肿瘤,手术完整切除6例,姑息性切除1例.肿瘤分期: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3例.随访14~62个月,平均生存48个月;其中1例Ⅰ期患者肿瘤完整切除,随访至5年仍生存.3例Ⅱ期患者肿瘤完整切除生存2~5年.1例Ⅲ期患者于术后1年局部复发而再次手术切除病灶,至今仍然生存.1例Ⅲ期姑息性切除者术后仅生存6个月.结论:肾上腺皮质癌发病率少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早期彻底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局部复发的患者,再次彻底的手术切除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释放型阿司匹林(NO-ASA)对小鼠皮下种植前列腺癌的生长及肿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皮下荷前列腺癌小鼠体内注射NO-ASA后监测肿瘤生长情况;处死小鼠后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VEGF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肿瘤中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CD34的表达并量化微血管数目,以未注射NO-ASA的皮下荷前列腺癌小鼠为对照。受精鸡胚尿囊膜(HET-CAM)试验检测NO-ASA在体外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小鼠体内注射NO-ASA后皮下种植的前列腺癌的生长受到抑制,小鼠血清以及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明显降低,肿瘤组织中的CD34表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O-ASA对受精鸡卵尿囊膜上的血管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NO-ASA可抑制前列腺癌肿瘤生长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9.
陆浩源  白先忠 《华夏医学》2009,22(5):805-807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OX-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膀胱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57.1%。COX-2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结论:COX-2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服用枸橼酸钾防治上尿路结石对结石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4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以及健康者41例,分别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二者骨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45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4例)以及对照组(21例),研究组服用枸橼酸钾,分别对研究组服药前及服药后2个月以及对照组前后2个月的L2~L4腰椎以及股骨颈进行骨密度测试,同时测定24 h尿液钙含量.结果:上尿路结石患者腰椎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服用枸橼酸钾2个月研究组L2~L4腰锥骨密度明显提高(P<0.05),24 h尿液钙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服用枸橼酸钾防治上尿路结石有利于提高患者腰椎骨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