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成人脾LAK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透射电流观察了LAK 细胞与肿瘤细胞在不同的作用时期的超微结构病理过程。结果表明,LAK 细胞与肿瘤细胞混合15分钟后即可发生膜接触,30分钟后与肿瘤细胞紧密接触并融合,融合处肿瘤细胞胞浆发生空泡,4小时后LAK 细胞已进入肿瘤细胞内。作者提出脾LAK 细胞杀伤瘤细胞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 白细胞介素-2(IL-2)的抗肿瘤作用已有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结果证实。自1988年6月以来,我们试用以人体扁桃体淋巴细胞经培养产生的天然IL-2(N-IL-2)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求LAK细胞对白血病疗效的监测手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例成人脾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和21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指数(DI)及增殖周期。结果:人脾LAK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高于未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1~14d)期间人脾LAK细胞的增殖活力高,并且稳定。在人脾LAK细胞中,未找出非整倍体细胞,DI指数在正常范围。结论:流式细胞仪可用于判断人脾LAK细胞对白血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由Margtn等人在1976年发现的免疫调节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不仅对T细胞,而且对NK细胞、LAK细胞、TIL细胞、B细胞都有激活作用,特别是由IL-2诱导和激活产生的LAK、TIL细胞在肿瘤治疗上取得的显著疗效,更引起了人们对IL-2的极大关注。天然IL-2可以通过丝裂原刺激T淋巴细胞而产生。本文用南京、上海、广州生产的PHA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平行实验,对不同产地PHA诱导产生IL-2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肿瘤生长延迟方法观察地龙胶囊(912)和人白细胞介素2(IL—2)的疗效。结果显示912与IL-2单独应用时均可使肿瘤生长延缓,当二者联合应用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并降低IL-2用量。  相似文献   
8.
将可诱导表达的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转染入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KN-45,该基因诱导表达后部分宿主细胞死亡,成活细胞生长特性发生显著改变,如细胞间粘附力增强,倍增时间延长,裸鼠体内成瘤能力下降。RNA斑点印迹显示非结构蛋白基因的表达能明显增加胃癌细胞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核因子表达,而对白细胞介素6表达无影响。提示细小病毒的抗肿瘤作用部分可能是由其非结构蛋白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前单核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向MΦ分化过程中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实验细胞THP-1主要表现单核细胞的表型,巨噬细胞标志Mac-1α、Mac-1β、Mac-2为阴性。rhTGF-β1作用后,分化细胞表面单核细胞标志4F2表达下降,巨噬细胞特异抗原Mao-1α、Mac-1β、Mac-2表达上升,细胞表现出MΦ表型。结合前文分化细胞表现出的脱氢酶硝基蓝四唑还原、α-萘酚醋酸酯酶活性和吞噬功能,可以发现分化细胞在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表达及细胞表型的转变与其MΦ生物学功能的获得在时相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rIL-2的纯化是IL-2基因工程的后续工作。纯化一般从rIL-2包含体制备入手,用高浓度变性剂溶解得到rIL-2单体,再氧化恢复IL-2分子内的正常二硫键,经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高效液相等方法纯化。纯化后的rIL-2比活达10~6u/mg 蛋白,内毒素含量小于0.1ng/10~6uIL-2,纯度大于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