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克隆周期型马来丝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mCPI)基因,并通过序列测定、分析及编码产物的B细胞表位预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从周期型马来丝虫虫体中抽提总RNA,以mRNA为模板,采用RT-PCR法体外扩增BmCPI基因,扩增产物经初步鉴定后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DH5α,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及PCR扩增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GEM-TBmCPI,经测序验证,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应用5种参数和方法对其编码产物进行B细胞表位预测.结果 RTPCR扩增出一条约621 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重组质粒双酶切的PCR结果与预期相符,DNA序列分析与GeneBank已知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其编码产物经表位预测分析,B细胞表位可能在23~32、50~79、117~126位氨基酸区域.结论 成功构建了周期型马来丝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重组质粒pGEM-T克隆载体,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及编码产物的B细胞表位预测,达到预期目标,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周期型马来丝虫副肌球蛋白(BmPmy)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及编码产物的B细胞表位预测。方法:从周期型马来丝虫虫体中抽提总RNA,以mRNA为模板,RT-PCR法体外扩增BmPmy基因,扩增产物经初步鉴定后将其克隆人pGEM—T载体,转化E.coliDH5a,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及PCR扩增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GEM—TBmPmy,经测序验证,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应用5种参数和方法对其编码产物进行B细胞表位预测。结果:RT-PCR扩增出一条约2640bp的特异性条带,重组质粒双酶切的PCR结果与预期相符,DNA序列分析与基因库已知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经表位预测分析,BmPmy的B细胞表位可能在54~66位、144~152位、770~780位和834~845位氨基酸区域。结论:成功构建了BmPmy重组质粒pGEM—T克隆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IL-2R及T细胞亚群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微量细胞毒试验法对70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外周血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检测,且与40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尖锐湿疣患者SIL-2R水平及CD8明显增高(P〈0.05),而CD4及CD4/CD8比率明显降低(P〈0.05),与临床皮损数目及是否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宿主系统中表达周期型马来丝虫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方法以重组质粒pGEM-T-HSP70为模板,根据报道的HSP70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法扩增HSP70基因(包括完整开放读码框架片段及其上下游序列共长2 198 bp),PCR产物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中,构建的重组质粒pGEX-4T-3-HSP70经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IPTG诱导GST.Tag融合蛋白的表达,经SDS-PAGE分析并经凝胶图像分析确定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GEX-4T-3-HSP70全长约7 200 bp,经双酶切后应得到长度为4 968 bp的载体和2 198 bp的目的基因2个片段,1%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结果同预期完全相符。HSP70相对分子质量(Mr)为70×10~3,质粒pGEX-4T-3的融合部分(GST.Tag)表达产物的Mr约为26×10~3,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 (DE3)菌,经IPTG诱导表达,菌体蛋白的SDS-PAGE图谱显示,诱导组出现特异性蛋白表达条带,其Mr约100×10~3,与预计大小相同。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12%左右。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 3-HSP70:周期型马来丝虫HSP70基因可在大肠埃希菌中稳定表达,为制备和纯化表达蛋白以及丝虫病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华蟾素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形态、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以了解华蟾素提高慢乙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分3组:正常对照组、慢乙肝组和慢乙肝华蟾素组。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cytes,Mo),以GM-CSF和IL-4联合诱导培养生成DCs,慢乙肝华蟾素组于DCs培养48小时后加入华蟾素。各组DCs均于培养的第7天以相差显微镜观察和拍摄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分子CD40、HLA-DR、CD80、CD86的表达水平;用CCK8法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用ELISA法检测DCs培养液上清中IL-12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慢乙肝组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s细胞形态相对不成熟,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低,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12分泌能力较弱;加入华蟾素培养的慢乙肝患者DCs与慢乙肝组比较,细胞形态相对成熟,表面分子CD40、CD80和CD86表达水平增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12分泌能力增强。结论:华蟾素能促进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来源DCs的发育成熟,改善其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s)对原发性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体外增殖和抗瘤作用的影响。 方法: 将自体肿瘤细胞匀浆粗提物(Tuly)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s共培养以制备肿瘤抗原负载的DC(DCTuly),将DCTuly与自体TILs在低浓度IL2(100 U/ml)中共培养,用FCM测定DCTuly 的表型以及与DCTuly混合培养前后的TILs表型,并计数TILs。用LDH法测定TILs的细胞毒作用。ELISA法检测TILs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含量。 结果: DCTuly表面CD1a,CD83,CD80,CD86,CD40和HLA-DR分子表达水平增高(P<0.05);DCTuly明显诱导TILs的增殖(P<0.01)及对自体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P<0.01), CD3+TILs增多(P<0.05), CD4+TILs比例较混合前升高(P<001),但仍以CD8+TILs为主。与DCTuly混合培养后第1,2天,TILs分泌IFNγ和TNFα的量明显提高(P<0.01)。 结论: 负载肿瘤抗原的DCs可促进TILs的增殖,增强TILs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适用于临床检测血中伤寒沙门菌DNA扩增方法。分离患者单核细胞,加热裂解制板DNA,半巢式PCR一步法扩增S.typhi鞭毛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