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CO^60后装机治疗宫颈癌3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2年2月至1987年12月应用国产后装机腔内放射治疗,配合CO或加速器体外照射,共收治宫颈癌各期病人353例。采用两种治疗方案,一种以腔内照射为主配合体外照射治疗,一种以体外照射为主配合腔内治疗。随访在5年以上者118例,5年生存率与国内各医院后装腔内照射治疗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5—02~1992-10月应用中剂量率60铬后装腔内放疗宫颈癌527例。发生放射性直肠炎126例,占23.9%,放射性膀优炎35例,占6.6%。疗效亦较好“‘,发现其较传统镭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就其增高的有关因素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l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527例,按1985年FIGO分期法对期45例,皿期472例,IV期IO例。其中鳞癌502例,腺癌25例。本组根治性放疗者438例,姑息性放疗老89例。1.2放射治疗设备与方法我院采用国产遥控后装腔内治疗机。放射源为国产中剂量率‘’钻珠串成,宫腔管源42Omci,有效长5.6cm,全长…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放疗后腹膜纤维化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后纤维化是腹膜后增生的纤维组织和不同程度慢性炎症取代了腹膜后的正常组织。1948年Omond首先报导了2例并提出腹膜后纤维化的概念:本文报导了3例皆为宫颈癌放疗及宫颈癌术后放疗之后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或第三位,死亡率超过宫颈癌与宫体癌之和,占妇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所以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现将我院采取综合治疗120例卵巢癌的资料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我院自1976~1981年采取综合治疗3年以上的120例卵巢癌,按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法进行临床分期:Ⅰ期24例,占20%,Ⅱ期16例,占13.33%,Ⅲ期68例,占56.66%,Ⅳ期12例,占10%。按国际卫生组织的分类法进行病理组织分  相似文献   
5.
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明LAK细胞具有抗肿瘤、抗转移作用,且其体内抗肿瘤、抗转移作用与LAK细胞输入的数量、次数及IL-2的投入量有关。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患者自身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在体外诱导LAK细胞,为此需  相似文献   
6.
LAK细胞与rIL-2腹腔内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卵巢癌癌性腹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AK细胞治疗肿瘤患者国外多采用自身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LAK效应细胞的前体细胞。为获得大量LAK前体细胞,必须对患者进行反复全血白细胞分离。这既加重患者负担,又常引起许多副作用。虽然TIL可作为LAK样前体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但从实体瘤分离TIL操作复杂,又消耗多种酶制剂。我们曾报道,从癌性腹水中分离淋巴细胞不但方法简便,且体外可以扩增并诱导出具有杀伤  相似文献   
7.
24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4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其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内膜萎缩或生长过长,宫内粘膜下肌瘤、宫颈管癌、子宫内膜癌所造成其恶变因素与发病年龄、绝经期限、出血性质、病程长短及合并盆腔肿块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自身的癌性腹水中淋巴细胞体外rIL-2存在下诱导成的LAK细胞与rIL-2,腹腔内联合应用治疗10例晚期卵巢癌性腹水患者,其中8例有效,腹水及腹水中肿瘤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明显增加。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实验治疗后的结果提示,此疗法治疗晚期卵巢癌性腹水有效,且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Southern blot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以[a—~(32)p]—dTTP标记的国内HPV16和HPV58型基因组为探针,检测了31例宫颈癌和22例非宫颈癌的活检组织标本。结果表明宫颈鳞癌组织中HPV相关序列的阳性率为51.7%,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18.2%,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别(P<0.05)。HPV以16型检出率最高,提示在我省HPV16型的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体内外实验及临床应用,证明LAK细胞具有抗肿瘤抗转移作用,作用与LAK细胞输入的数量、次数及rIL-2的投入有关。国外多采用患者自身PBL作为LAK效应细胞的前体细胞,为此需反复地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白细胞,以获得大量前体细胞。这既给患者增加负担,又常引起许多副作用。虽然TIL可作为LAK样前体细胞应用于临床,但从实体瘤中分离TIL操作复杂,又消耗酶制剂。作者曾对晚期卵巢癌癌性腹水中淋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