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本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发现确诊为合并肺部感染,立即给予抗生素和胰岛素等对症治疗。结果84例2型糖尿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中,79例患者的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例患者因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应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患者应严格警惕肺部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做到早期预防和合理药物治疗,以减少2型糖尿型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体外构建含有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设计一对含有SfiI酶切位点的PSMA基因上下游引物,以质粒pCMV-SPORT6/PSM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PSMA基因全序列.片段回收后经酶切处理,连接到穿梭质粒pShuttle-CMV-EGFP上,获得重组穿梭质粒pShuttle-EGFP-PSMA.经SfiI酶切、PCR及插入片段测序鉴定正确后,将其用I-CeuI和I-SceI双酶切处理,转移到pAdxsi载体上,得到pAdxsi-GFP-PSMA病毒质粒,线性化后经HEK293细胞包装成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PSMA,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RT-PCR,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基因人PSMA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有人PSM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2×1010 pfu/ml.Western印迹检测可见PSMA蛋白的正确表达.结论 该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下一步以人PSMA作为靶抗原构建DC疫苗和基因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62例,其中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32例为观察组,不合并颈动脉血管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年龄、血压、病程、吸烟、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e)、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餐后2hC肽(PCP)和空腹血清C肽(FCP)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年龄、病程、吸烟、高血压患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lc、TC、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CP、HDL—C、PC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年龄、病程、吸烟及低c肽水平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与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2种强化治疗方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MSII组42例和CSII组40例。MSII组采用MSII强化治疗,CSII组采用CSII强化治疗,2组均治疗14d。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HOMA—IR与FPG均显著降低,HOMA-β均显著增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OMA—IR、HOMA—β及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问、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治疗费用高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II与CSII强化治疗对初诊T2DM患者β细胞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降低胰岛素抵抗,且CSII治疗效果显著优于MSII,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体外构建含有人4-IBB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设计一对含有Sfil酶切位点的4-1BBL因上下游引物,以质粒pCR4-TOP0-4-1BBL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4-1BBL基因全序列.片段回收后经酶切处理,连接到穿梭质粒pShuttle-CMV-EGFP上,获得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死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因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所致死亡的人数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我们回顾性分析6年来我院68例住院死亡的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以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收治患者195 559例,死亡1 787例,其中收治糖尿病患者2 6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通过复制缺陷性腺病毒介导的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基因(PSMA)和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4-1BBL)体外共同转染树突状细胞(DC)后,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观察其体外抑制前列腺癌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Ad-PSMA、Ad-4-1BBL、Ad-GFP按MOI=200∶1转染DC作为刺激细胞,分为共转染组、PSMA转染组、4-1BBL转染组、阴性对照组(Ad-GFP-DC组)以及未转染DC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DC细胞中PSMA和4-1BBL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CD80、CD83、CD86等表型变化;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淋巴细胞用于CIK细胞的诱导培养,按DC∶CIK=1∶10比例将上述不同转染组DC加入CIK中,共同孵育96h(设普通DC刺激组和单独CIK细胞组为对照),收获的细胞作为效应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DC刺激组CIK细胞CD3、CD56表达率,ELISA法检测不同DC-CIK组培养上清IFN-γ、IL-10水平;PE-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不同DC-CIK组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Du145的细胞毒作用。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证实PSMA、4-1BBL可在DC上成功表达;各转染组DC表面CD80、CD83、CD86、HLA-DR共刺激分子表达上调,与未转染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培养14d,不同DC疫苗刺激组CIK以及单独CIK细胞组中CD3+、CD56+、CD3+/CD56+T细胞比例均高于培养7d的CIK,差异显著(P<0.05),其中经不同DC疫苗刺激的CIK组上升较单独培养14d-CIK组更明显(P<0.05)。DC-CIK培养上清中PSMA/4-1BBL-DC-CIK组IFN-γ分泌量最高,达1176.10±14.37pg/5×106cells,IL-10分泌量最低,为75.14±2.01 pg/5×106cells,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组别DCCIK作用于LNCap、Du145细胞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和坏死明显。同一组别DC疫苗刺激下的CIK细胞对LNCap的杀伤作用强于DU145细胞,差异显著(P<0.05)。而在针对同一种肿瘤细胞时,PSMA/4-1BBL-DC-CIK组的杀伤作用最强,LNCap细胞的凋亡率可达(24.56±1.68)%,Du145细胞凋亡率可达(12.67±0.94)%,与PSMA-DC-CIK组、4-1BBL-DC-CIK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PSMA-DC-CIK和4-1BBL-DC-CIK组的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GFP-DC-CIK、普通DC-CIK、和单独CIK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实验中Ad-PSMA/4-1BBL高效转染的DC具有成熟DC的典型特征,与CIK共培养后提高了CD3+/CD56+T细胞比例,IFN-γ分泌量显著增高,并增加了对PSMA阳性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比普通DC-CIK及单独CIK具有更强的杀伤活性。两种肿瘤相关抗原转染DC与CIK共培养后可以更有效地提高CIK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凋亡的肾癌细胞与G250单克隆抗体形成的复合物(ATC-IC)致敏树突状细胞(DC)后,DC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作用及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抑癌效应。方法 制备凋亡的肾癌细胞与G250mAb形成的复合物ATC-IC;分离健康供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T淋巴细胞,联合应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细胞介素从单个核细胞中培养出DC,以制备的ATC-IC刺激DC为实验组,以凋亡的肾癌细胞刺激DC和未经任何因素刺激的DC为对照组,检测各组DC对T淋巴细胞的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并用CCK-8测定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肾癌细胞株786-0和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结果 ATC-IC致敏的DC诱导T淋巴细胞强烈的增殖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增殖后的T淋巴细胞对786-0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对A549细胞均无明显杀伤活性。结论 经ATC-IC致敏的DC能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在体外可有效的诱导特异性抗肾癌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2型糖尿病患者34例,所有患者就诊前均已接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治疗时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于睡前加用甘精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及餐后2hC肽(2 h 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变化情况与低血糖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治疗后,患者FPG、2 hPG、HbA1c均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FCP、2hCP均较治疗前大幅升高.结论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患者体质量未显著增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