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修复年轻恒牙断冠及时简便的治疗方法,尽快解除因冠折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恢复其外形和容貌。方法:对临床20例共20颗恒前牙冠折病人,无合并牙根及牙槽骨损伤,断冠新鲜完整,对损伤牙髓作出相应的治疗后,在无须制备固位沟的情况下用日本生产Super Bond C&B(超强粘接树脂),进行断牙再接。结果:20例患者20颗年轻恒前牙断冠再接后通过6个-12个月的观察稳固性良好,色泽,形态比较满意。结论:用日本产Super Bond C&B(超强粘接树脂)再接断冠效果满意。是一种适合临床年轻恒前牙冠折的过渡性简便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恒牙期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采用不同牵引方法的效果。方法:临床选择58例恒牙期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通过正确分析诊断,采取切开去瓣牵引和封闭式牵引配合牙齿固定矫正装置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病人58颗牙齿,104d-130d均牵引到位,牙髓活力测试正常,中线、牙轴正常,附着龈形态有显著差别。结论:封闭式牵引较切开去瓣牵引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宋海斌  褚倩 《中国肿瘤》2013,22(7):554-557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一类在形态学上具有异质性的原发性脑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其标准治疗方法是手术+术后放疗+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为基础的化疗.但GBM患者易对放疗产生抵抗以及对化疗耐药,该治疗方案的有效率有限,患者中位生存期约15个月.40%~50%GBM患者体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扩增和过表达.全文对EGFR表达与GBM放疗抵抗的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盐酸埃克替尼(Icotini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HCC827细胞凋亡及EGFR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Icotinib对HCC82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Icotinib对HCC82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B(AKT)、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EGFR、p-AKT、p-ERK和Survivin等EGFR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Icotinib抑制HCC827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随着Icotinib对HCC827细胞作用的药物浓度升高,p-EGFR、p-AKT、p-ERK和survivin等EGFR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 Icotinib可能通过抑制EGFR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进而有效抑制HCC827细胞的增殖和诱导HCC827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究贝伐株单抗与阿帕替尼分别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107例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贝伐株单抗组(53例)和阿帕替尼组(54例)。贝伐珠单抗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治疗;阿帕替尼组予以阿帕替尼联合TMZ治疗。评估两组治疗3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VEGF、EGFR水平,分析给药期间两组的药物毒性反应,并随访记录两组总生存期(OS)和2年生存率。结果 阿帕替尼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EGFR的差值高于阿帕替尼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后血小板降低率高于阿帕替尼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后高血压发生率低于阿帕替尼组(P <0.05);截止随访时间,贝伐珠单抗组OS为13.5个月,2年生存率22.64%,阿帕替尼组OS为17个月,2年生存率44.4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阿帕替尼组生存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 <0.05)。结论 相对于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治疗方案,阿帕替尼联合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更为优越,且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心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接受化疗,观察组化疗前连续3 d给予灸药同治(艾灸+加味八珍汤)。比较治疗前、化疗后7 d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生命质量[卡诺夫斯凯计分KPS)、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QOL2)调查问卷],比较化疗后7 d 2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发生率、严重程度、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使用情况]。结果:化疗后7 d,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b、WBC、PLT、NEUT、KPS评分及QOL2评分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rhG-CSF使用率低于对照组,0、Ⅰ度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理论,灸药同治能够改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常规,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不良修复体对基牙牙周组织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良修复体对基牙及牙周组织的损害。方法:选择口内有粗糙的锤造冠桥和自凝树脂修复牙缺失和牙间隙患者224例638颗牙,进行修复体和基牙及牙周牙床情况检查。如修复体边缘锤造冠桥密合程度,粘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缺失和牙间隙用自凝树脂修复导致基牙损害和牙床炎症占91%。结论:粗糙的锤造冠桥和自凝树脂修复牙缺失和牙间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通针头在下颌孔的阻滞麻醉方法及效果,确定下颌骨阻滞麻醉的部位。方法:对600例病人用不同针头作下颌孔阻滞麻醉,用于牙齿及牙槽外科多种手术,包括患牙的急性炎症期拔除和埋伏智齿拔除。结果:无疼579例,占96.5%,轻疼14例,占2.33%,疼着7例,占1.17%。600例麻醉病例中,除1例出现晕厥外,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普通针头是下颌孔阻滞麻醉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把握对外伤冠折年轻恒牙牙髓的合理治疗。方法:对60例7岁~12岁儿童因外伤造成的恒前牙冠折73颗患牙,根据冠折的程度分四型,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成功率Ⅰ型83.3%、Ⅱ型82.35%、Ⅲ型61.9%、Ⅳ型89.65%。结论:分型治疗能更好的把握治疗时机,保留活髓和保存生活的根髓,有利于牙根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