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突发性耳聋与脑梗塞关系的研究,探讨突发性耳聋的病因。方法对316例听力检测结果确诊为突发性耳聋患者,常规行颅脑MRI检查。结果56(17.7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脑梗塞。结论突发性耳聋与脑梗塞存在密切关系,基底节区域或小脑前下动脉损害缺血是引起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鼻窦内窥镜单纯中鼻道开窗手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该方法手术视野小 ,操作不便 ,术后易留死角 ,窦腔清理不便 ,易导致复发。 1996年 3月— 2 0 0 1年3月 ,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联合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 ,并与单纯中鼻道开窗手术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4例 (2 0 7侧 )中 ,男 6 3例 (10 5侧 ) ,女 6 1例 (10 2侧 )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34.9岁。病程 1~ 4 2年。随机分为二组 ,观察组 6 0例 (10 4侧 ) ,采用联合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式 ;对照组 6 4例 (10 3侧 …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耳聋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耳聋与脑梗塞关系的研究,探讨突发性耳聋的病因.方法 对316例听力检测结果确诊为突发性耳聋患者,常规行颅脑MRI检查.结果 56(17.7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脑梗塞.结论 突发性耳聋与脑梗塞存在密切关系,基底节区域或小脑前下动脉损害缺血是引起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宫外孕与盆腔炎性包块的CT诊断(附1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外孕与盆腔炎性包块在临床上经常遇到 ,两者在CT图像上表现相似 ,但又各具特点 ,陈旧性宫外孕与炎性包块有时难于鉴别。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宫外孕与8例盆腔炎性包块病人 ,就CT表现特征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住院病人 ,年龄22~47岁 ,平均30 7岁。就诊时临床症状均为腹痛 ,体检时下腹部压痛 ,可扪及包块。其中3例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3例尿TT检查阳性 ,5例血常规化验白细胞计数8 6×109/L以上。全部病人曾作B超检查。有5例探测到不均质回声 ,有6例囊实性包块和液性暗区。所有…  相似文献   
5.
6.
开放性喉外伤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由于颈部有很多重要的器官,创伤常累及咽喉、食管、气管、大血管、神经,往往伴有合并伤,若不能及时准确诊断和正确处理,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32例开放性喉外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将60例(72耳)突发性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37耳)及对照组30例(35耳),两组均应用地塞米松、丹参、ATP、辅酶A、维生素B族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加用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听力损失、眩晕、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72.97%、80.00%、73.68%,均高于对照组的54.29%、61.54%、6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建松  熊世珍 《中国肿瘤》2017,26(8):656-660
[目的]研究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cs)在鼻咽部正常黏膜、鼻咽炎、鼻咽非典型增生及鼻咽癌中的表达,并探讨DNA-PKcs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例鼻咽部正常黏膜、10例鼻咽炎、21例鼻咽非典型增生和53例鼻咽癌组织中DNA-PKcs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DNA-PKcs蛋白在正常鼻咽黏膜及鼻咽炎组织中呈低表达,在鼻咽非典型增生及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0.00%、71.42%和64.15%;其表达与鼻咽癌组织分化类型相关(P=0.023),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DNA-PKcs在鼻咽癌病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利多卡因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哌丁胺(loperamide,又名氯苯哌酰胺、苯丁哌胺、易蒙停、腹泻啶),其化学结构类似氟哌啶醇和哌替啶,但治疗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任何作用^[1]。洛哌丁胺属于长效抗腹泻药物,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阻止纳洛酮及其他配体与阿片受体的结合,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肠蠕动,延长内容物通过的时间。它还可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张力,从而抑制大便失禁和便急^[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