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外科学   2篇
眼科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作用广泛,参与生命活动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 let-7是最早发现的miRNA之一,是线虫时序性发育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在哺乳动物中调节多种细胞增殖,且在细胞周期调节中起关键作用.let-7与人类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hsa-let-7在肺癌中表达显著降低,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尤为多见,其低表达可能与肿瘤预后不良有关,而高表达则直接抑制肺癌生长;let-7作为肿瘤抑制因子负性调控多种癌基因,如RAS、高迁移率蛋白A2基因(his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HMGA2)等;同时也负性凋控多种细胞周期调节冈子,如CDC25A、CDK6、Cyclin D2.let-7在肺癌组织中起到了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个新靶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阐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泪膜的分布特征及破裂规律。方法选取于本院白内障专科门诊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2例(150眼),检测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行四代角膜地形图仪泪膜分析系统检测。结果以60岁及75岁为分段点,各年龄组之间干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601);所有参评眼的泪膜首次破裂位点均集中于下方泪膜,且干眼者的泪膜首次破裂位点分布区域明显大于非干眼者。结论四代角膜地形图仪能够非侵入式精确地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前泪膜首次破裂的位置及泪膜的动态变化,为白内障围术期干眼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肿瘤淋巴管的生成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特异性识别新生淋巴管的标志物,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远远落后于肿瘤相关血管生成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淋巴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肿瘤淋巴管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许多研究证实了VEGF-C及VEGF-D对肿瘤淋巴管生成的调控作用,使得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开始成为肿瘤淋巴转移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晶状体细胞膜年龄相关性改变的体外实验模型。方法取3对完整晶状体(30、41、63岁),将每对中的1个晶状体经50℃加热20h,与对侧未加热的晶状体均行冷冻切片。将上述切片行6-酰基-2-二甲氨基萘染色,然后在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距晶状体中心处不同位点的总极化图像灰度(即总极化值),以评估相应位点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另取2个晶状体(28、47岁)的冷冻切片,将切片于50℃加热20h,观察加热与未加热切片的细胞膜流动性改变情况。结果完整晶状体经加热后,中央区域的细胞膜流动性较对侧未加热晶状体明显增加,加热后的晶状体切片较加热前细胞膜流动性亦明显增加。结论晶状体50℃加热是模拟晶状体细胞膜流动性年龄相关性改变的有效模型,可用于晶状体细胞膜流动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一种显微镜照明直视下、经单通道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人工晶状体全脱位至玻璃体腔的手术技术。

方法:收集2013年至今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自发性人工晶状体(IOL)囊外脱位或IOL复合体脱位至玻璃体腔的病例。术后随访至6mo。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手术技术,并回顾性总结了8例典型病例。

结果:共40例患者接受了该手术方法。与IOL全脱位至玻璃体腔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玻璃体切除手术史、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或悬韧带断裂、既往眼部外伤史、长眼轴、Ⅱ期IOL植入、陈旧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或抗青光眼手术史。术中所有患者的IOL均顺利取出。随访期内未发生与手术步骤相关的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术前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CDVA)位于20/133至20/25间,末次随访时(术后6mo)基本持平。眼压值均位于正常范围。

结论:显微镜照明直视下单通道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处理IOL脱位的相对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大大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肿瘤淋巴管生成与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管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内部也存在微淋巴管,只是处于萎缩状态,肿瘤内淋巴管生成显著影响未发生肿瘤转移患者的存活率。肿瘤内淋巴管的存在与否有赖于特异淋巴管内皮标志物,近年来发现并被认可的主要有VEGFR-3、Podoplanin、Prox-1、LYVE-1等。研究证实VEGF-C及VEGF-D通过活化VEGFR-3对肿瘤淋巴管生成进行调控。VEGF-C的表达可促进瘤周淋巴管增生,促进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多数人认为可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VEGF-D不但可诱导肿瘤内的淋巴管生成,而且可导致肿瘤细胞向附近淋巴道播散,其表达水平与淋巴转移及低生存率相关。针对VEGFR-3信号转导系统的抗淋巴管生成治疗,有望成为抗淋巴转移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控制肿瘤生长、转移以及治疗肿瘤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Micro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icro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可通过一系列转录加工过程最终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人体细胞周期、免疫反应、生长发育等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croRNA不仅可作为抑癌因子,抑制原癌基因的激活;亦可作为致癌基因促进肿瘤的生长.上述作用参与到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等各个过程,因而为肿瘤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9.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作用广泛,参与生命活动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 let7是最早发现的miRNA之一,是线虫时序性发育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在哺乳动物中调节多种细胞增殖,且在细胞周期调节中起关键作用。let7与人类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与肺癌的关系最为密切;hsalet7在肺癌中表达显著降低,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尤为多见,其低表达可能与肿瘤预后不良有关,而高表达则直接抑制肺癌生长;let7作为肿瘤抑制因子负性调控多种癌基因,如RAS、高迁移率蛋白A2基因(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HMGA2)等;同时也负性调控多种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如CDC25A、CDK6、Cyclin D2。let7在肺癌组织中起到了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个新靶标。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囊泡小体,普遍存在于血、尿液、唾液、腹水、羊水等体液中,参与细胞间交流、信号转导、遗传物质运输和免疫反应,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物功能。在肿瘤、泌尿及循环系统的相关研究中,外泌体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协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当下的热点。近年来,外泌体在眼科的相关研究也逐步开展。现将就外泌体的基本生物学概况和在眼科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