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DCs)疫苗治疗前后对患者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探讨热休克的鼻咽癌细胞抗原负载的鼻咽癌自体DCs疫苗激发机体免疫应答的能力与趋势。方法 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治疗组在常规放疗后给予1个疗程的DCs免疫治疗(4次皮内注射)。治疗过程中动态检测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Th1类细胞因子(IL-2、IL-12、TNF-α、IFN-γ)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Cs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CD4+/CD8+、NK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细胞因子IL-2、IL-12、TNF-α和IFN-γ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鼻咽癌自体DCs疫苗免疫治疗可明显提升鼻咽癌患者Th1类细胞因子水平,激发Th1型免疫应答,增强机体抗瘤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技术和肿瘤抗原制备、负载体系等DC疫苗制备技术的发展,与食管癌治疗相关的多种DC疫苗相继出现,包括多肽负载DC疫苗、食管癌细胞-DC融合疫苗、核酸负载DC疫苗、自体肿瘤抗原负载DC疫苗等,其中多肽负载DC疫苗及凋亡的自体肿瘤细胞负载DC疫苗等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ormone refractory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HRPC)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HLA-A2+HRPC患者26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贴壁细胞经GM-CSF、IL-4联合诱导培养为成熟DC,负载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三个多肽,制备成DC疫苗,经患者腹股沟皮内注射;未贴壁细胞经IFN-γ、IL-2、抗CD3单抗、IL-1体外诱导培养成CIK,经静脉回输给患者。在治疗后1周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检测,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中细胞因子和PSA检测,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短期疗效评价。结果:26例HRPC患者对DC联合CIK治疗的耐受良好。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2、IL-12、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上升幅度分别为65.07%、67.69%和125.38%,P<0.05或P<0.01),TNF-α和IL-10水平变化不大;DTH的阳性率为43.5%(10/23);7例患者的CD8+IFN-γ+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提高[(8.95±2.74)%vs(0.39±0.15)%,P<0.01];8/26例患者的PSA下降,降幅为13%~66%。26例患者短期疗效评价,3例PR、4例PD、19例SD,所有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肽负载DC联合CIK治疗HRPC能激发患者的免疫应答、诱导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近期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 E6和E7基因编码的多肽E613-21(KLPDLCTEL)和E786-94(TLGIVCPI)为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方法 采集HPV+HLA-A2+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Mo)与外周淋巴细胞(PBL);将Mo诱导成DC后负载E6和E7多肽,用其反复致敏PBL(3次);ELISA法检测致敏细胞上清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标记法检测致敏细胞中特异性CTL的比例;MTT法检测致敏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能力.结果 11例HPV 16+ HLA-A2+宫颈癌患者DC平均得率为(10.79±0.88) ×l06(每100 ml外周血),CD11c+ HLA-DR+为(97.15±2.41)%,其中CD80+为(84.28±5.39)%,CD83+为(85.17+5.06)%,CD86+为(97.74±0.87)%.PBLs致敏3次后,平均增殖(15.4±1.5)倍;致敏第21天上清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IL-2(2551.9±195.3) pg/ml、IL-12(554.9士64.0)pg/ml、IFN-γ(2416.9±281.7)pg/ml,TNF-α(632.4±71.1) pg/ml,明显高于未致敏组(P<0.05),IL-10(235.1+34.7) pg/m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特异性CTL的平均比例为(6.32±1.5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负载E6、E7多肽的T2细胞株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PV E6和E7混合多肽负载的DC体外能有效地诱导特异性CTL,刺激Thl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为治疗型宫颈癌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是机体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的关键效应细胞,CTL通过T细胞受体(TCR)特异识别靶细胞表面MHC-Ⅰ与抗原多肽形成的复合物,进而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对靶细胞进行溶解。鉴于CTL在治疗肿瘤和病毒性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对CTL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备受关注,大多研究集中于对TCR基因的改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TCR基因克隆、转导技术已较成熟,研究方向主要是如何保证TCR基因高效、正确表达组装成为具生物活性的分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HER-2/neu为靶抗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为抗原载体激发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反应的能力及研制治疗型乳腺癌疫苗的可行性。方法:采集17例HLA-A201+HER-2/neu+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并诱导为成熟DC(mature dendriticcell,mDC);人工合成HER-2/neu多肽[E75(KIFGSLAFL)和GP2(IISAVVGIL)2条]负载mDC后体外反复致敏PBL(3次,每周1次),检测其激发HER-2/neu特异性CTL的能力与CTL的杀伤活性。同时于患者腹股沟淋巴结富集区皮内注射负载HER-2/neu多肽的DC,每周1次,共接种4次,检测接种前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特异性的CTL水平变化,并进行DTH试验。结果:患者外周PBL经过负载HER-2/neu多肽DC共3轮致敏后,HER-2/neu多肽特异的CTL平均比例比对照组(未负载HER-2/neu多肽DC组)明显增高[(5.41±1.44)%vs(0.41±0.12)%,P<0.05];致敏后PBL对负载HER-2/neu多肽T2靶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负载DC诱导的CTL)[效靶比为30∶1时,(35.5±4.7)%vs(11.2±1.4)%,P<0.05]。接种负载HER-2/neu多肽的DC后,患者体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2、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409.09±89.39)vs(148.79±28.32)ng/ml,(56.23±14.08)vs(24.49±56.23)ng/ml,(146.57±25.97)vs(67.77±39.35)ng/ml;均P<0.05],TNF-α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大(P>0.05)。患者DTH试验阳性率为47%(8/17),DTH阳性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CTL比例明显上升。结论:负载HER-2/neu多肽的DC体内、外均具有激发特异性CTL反应能力,可诱导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未发生临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生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为主要代表的先进生物治疗技术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该文就此类生物治疗技术在结直肠癌I临床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化疗组24例,接受单纯化疗;DC组25例,化疗同时联合4~8个疗程DC疫苗.结果 与化疗组比较,DC组治疗有效率稍高(72.00% vs.62.50%)(P>0.05).DC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自然杀伤(NK)细胞比率以及Thl细胞因子水平(IL-2、IL-12、IFN-γ和TNF-α)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 化疗联合DC疫苗的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非特异免疫功能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明显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AGE-3、Tyr、MART-1、GP-100多肽联合负载自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治疗术后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分离23例HLA-A2+MM患者外周单核细胞,体外诱导DC并用MAGE-3、Tyr、MART-1、GP-100四种多肽抗原进行负载,观察MM患者的免疫应答与近期临床反应.结果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第一次DC注射后患者外周血清中IL-2、IL-12和IFN-γ水平即明显上升;DTH试验阳性率为50%(5/10),CD8+IFN-γ+细胞比例升高2倍者达60%(6/10);1例患者转移灶完全消失,4例转移灶缩小50%以上,4例有较小反应,11例病情保持稳定,3例病情进展.结论 MAGE-3、Tyr、MART-1、GP-100多肽联合负载自体DC免疫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晚期MM患者非特异免疫功能,有效激发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控制并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与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多肽联合致敏自体树突状细胞(DC)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HLA-A201阳性HRPC患者16例,分离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加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白介素(rhIL-4)诱导成DC。用PSA(KLQCVDLHV)、PSMA(ALDVYNGLL)与PAP(LLHETDSAV)3种多肽联合冲击DC后近腹股沟淋巴结富集区皮内多点接种致敏DC,隔周1次,共进行4次接种,于最后1次接种后1~2周内进行免疫学与近期临床疗效的监测。结果:未见1例出现Ⅱ级以上不良反应(寒颤、发烧、注射部位红肿、皮疹等)。患者接种DC后外周血中IL-2、IL-12和IFN-γ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试验阳性率为36.4%(4/11);5例患者外周抗原特异性IFN-γ+CD8+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5/11);6例患者PSA水平下降(6/16);1例患者腹腔积液减少;1例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缩小。3例患者临床反应达到部分缓解(PR),7例患者稳定(SD),6例患者进展(PD)。结论:PSA、PSMA和PAP多肽联合负载自体DC免疫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HRPC患者免疫功能,有效激发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控制并缓解病情,是治疗晚期HRPC的一种安全与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