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例患者男性,6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8年,加重3天入院。入院查体:T37.2℃,R21次/m in,P90次/m in,BP l30/100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糙,右下肺可闻及哮呜音及湿罗音,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胸部平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右下肺感染;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BC)12×109/L,中性细胞比率(GRA)81.5%;心电图、空腹血糖、肝功、肾功、电解质均正常,入院后给予盐酸林可霉素1.2g加入5%葡萄糖250m l中静脉滴注,1天后,患者全身出现多处皮肤红斑,伴…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0岁。因左鼻腔腺样囊性癌手术后,放疗后复发伴头痛,眼痛入院。患者1998年12月因鼻阻,血涕在外院就诊,拟诊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病检示鼻腔腺样囊性癌,术后放疗。1999年2月CT随访提示肿瘤复发行界侧切开术,术后再次放疗。2000年5月,因鼻腔新生物行鼻内镜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鼻息肉,2001年2月因并发脑脊液鼻漏又行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2002年4月6日CT  相似文献   
3.
目的釆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高血压患者的体成分,分析其特点,进一步探讨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0例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成人7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腰围、内脏脂肪面积(VFA)、节段肌肉量、骨骼肌含量等体成分指标。另测量血压,抽空腹血检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实验组体脂(25.19±4.24)%、腰围(91.12±6.52)cm、VFA(103.35±8.10)cm2,均高于对照组的(23.11±4.23)%、(88.64±5.96)cm、(89.58±9.88)cm2(P<0.05);下肢肌肉量(18.16±2.05)kg,低于对照组的(19.73±6.10)kg(P<0.05)。其他体成分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腰围、VFA与HDL呈负相关(P<0.05),与TG、CHO及血压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人体体脂百分比的增多及腰围、VFA的增大,与高血压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科从 1990~ 2 0 0 0年在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发生椎间盘炎 7例 ,其中 2例采用腰大肌瓣填塞治疗 ,收到满意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例患者均为男性 ,同为L4~ 5椎间盘突出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 3~ 5d ,出现剧烈腰痛 ,经X线、CT及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炎。1.2 手术方法右侧卧位 ,采用左侧经腹膜外的前方切口 ,钝性剥离腹膜 ,显露腰大肌内缘 ,椎体的外缘及大血管 ,将输尿管随同腹膜及腹主动脉推向中线小心保护 ,然后确定腰椎的序列。炎症的椎间盘 ,纤维环颜色稍发黄 ,用 12号针头穿刺椎间盘可抽出少…  相似文献   
5.
鼻硬结症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 ,临床少见 ,原发于鼻窦者更少。此病起病隐匿 ,发展缓慢 ,症状不明显 ,故易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收治 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 ,36岁。右眼逐渐向外突出、复视 2 0余天 ,到我院眼科就诊 ,发现右眶下包块。CT检查 :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 ,上颌窦上、内侧壁骨质破坏 ,有软组织结节突入鼻腔 ,向上突入球后间隙。追问病史 ,患者偶有鼻阻 ,否认血涕。以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收入我科。查体 :右眼前突 ,右中鼻道见息肉样新生物 ,触之质软 ,右侧后鼻孔为息肉阻塞 ,表面有大量脓痂附着 ,双侧颈部淋巴结未扪及。…  相似文献   
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3岁,因脐周疼痛一周,来院门诊治疗,否认有癫痫家庭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脐周皮肤红肿明显,皮温较高,触之易痛,可见有少量血性浓性分泌物溢出,全腹元压痛、反跳痛,患者有洗澡后不擦净脐内容物的习惯础诊断为肚脐感染,给予引流,氟罗沙星0.4g静滴,每日1次。患者服药10小时候后,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眼球上翻。  相似文献   
7.
AIM: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and early parenteral nutrition on ameliorating visceral ischemia and relieving free radical damage.METHODS:66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control group (C),parenteral nutrition group(PN) and enteral nutrition group(EN),PN and EN groups made up of 30% TBSAⅢ degree bum model,We delivered nutrient solution with same calorie and calorie-nitrogen ratio via vein or enteral tract respectively.Blood flow of liver,kidney and change of SOD of heart,liver and kidney at 6,12,24,48,72h after burn were tested.RESULTS:Tissue blood flow and SOD of E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N group in many phase(P&;lt;0.05-0.01).CONCLUSION:Early enternal nutrition can relieve the increase of visceral vascular permeability and damage of oxygen free radica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缩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干耳时间。方法我科于2006年7月-2008年6月对52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其中A组常规方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0例,B组改进方法后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2例(均作耳甲腔成型及乳突腔回填),比较两组干耳时间。结果A组20例患者干耳时间96.25±39.33d,B组32例患者干耳时间明显缩短为59.28±14.77d,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术中耳甲腔成型、乳突术腔充填、病变彻底清除是缩短乳突手术后干耳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烧伤早期不同营养途径对肠道的复苏效应。方法  30 %TBSAⅢ度烧伤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 (C)组、烧伤灌喂 (EF)组及早期静脉营养 (EPN)组 ,伤后 6、1 2、2 4、48、72h观察肠道传输性、肠粘膜血流量、肠粘膜能荷变化。结果 (1 )伤后肠道传输性明显减低 (P <0 0 50 0 1 ) ,EPN组传输性明显低于EF组 (P <0 0 5) ;(2 )伤后肠粘膜血流量显著下降 (P <0 0 1 ) ,EF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EPN组 (P <0 0 50 0 1 ) ;(3)烧伤后肠粘膜能荷明显降低 (P <0 0 5) ,EPN组明显低于EF组 (P <0 0 1 ) ;(4)肠道传输性下降和肠道粘膜血流量下降显著正相关 (r =0 88,P <0 0 1 )。结论 烧伤早期肠道营养对肠道的复苏较静脉营养优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表柔比星+长春地辛+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效应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数字表随机分为联合组24例,采用环磷酰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对照组24例,接受单纯VA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抑制性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化疗6周期后,联合组患者的免疫抑制性指标(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转化生长因子-p、白介素-6、干扰素-γ与白介素-10的比值),临床疗效指标(瘤细胞百分比、G2-微球蛋白、24小时尿液轻链、血清尿素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79.2%(19/24),其中CR4例(占16.7%),nCR6例(占25.0%),PR9例(占37.5%),SD3例(占12.5%),PD2倒(占8.3%)。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55.0%(11/20),其中CR1例(占5.0%),nCR3例(占15.0%),PR7例(占35.O%),SD5例(占25.0%),PD4例(占2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环磷酰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