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目的 分析1.5T高场强MR加速器(MR-Linac)的图像畸变,以及MR-Linac和外设对MR图像畸变影响。方法 采用特制的MR几何畸变测试模体和分析软件,建立在以磁体中心为球心的球形体积直径(DSV)内MR图像畸变的基准。分析加速器束流系统、机械系统和外设设备工作时对图像畸变的影响,并通过长期追踪测试来观察MR-Linac图像畸变的稳定性。结果 高场强MR-Linac的图像畸变随着测试点距离磁体中心的距离增大图像畸变也相应增大DSV 400mm范围内绝大部分测试点在三维方向的图像畸变<1mm,400~500mm范围内部分区域的图像畸变>2mm,最大畸变>7mm。MR-Linac图像畸变在装机后7个月内保持稳定,加速器以及外设工作时仅对DSV 400~500mm范围内MR图像几何畸变的最大值有轻微影响。结论 高场强MR-Linac的临床使用中应谨慎治疗肿瘤位置距离等中心>20 cm的病例。MR-Linac在装机后7个月内图像畸变保持稳定,加速器和外设工作时对图像畸变的影响有限,临床上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
由于肝切除术后应用快速康复(ERAS)程序效果的证据有限,且ERAS演变的影响也还没有被证实,Dunne等研究了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经历肝切除后ERAS程序的效果演变。他们前瞻性收集了2008年2月至2012年9月期间接受肝切除后ERAS程序的CRL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早期组(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期间)和后期组(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期间)。结果显示,尽管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并无改变(6 d),但后期组患者中住院时间超过10 d的比例较早期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与故障树分析(failure tree analysis,FTA)对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计划设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优化和完善质量管理方案。方法 对运用Eclipse计划系统设计IMRT计划的工作流程建立流程图。根据流程图进行FMEA分析,对每个故障模型(failure modes,FM)进行定量评估得出O、S、D值,相乘得到风险优先系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然后按照是否执行质量管理措施(quality management,QM)分为两组进行评估,并按照RPN值大小排序。最后对排序靠前的高危步骤进行FTA分析。结果 研究得出IMRT计划设计流程图,可分为10个主过程,33个子过程。FMEA分析后得出47个FM模型,未执行QM评估组中FM模型的RPN值范围为13.2~271.8,其中有27个FM模型RPN ≥ 80,18个FM模型S ≥ 8。执行QM评估组FM模型RPN值范围为11.2~158.4,其中有11个FM模型RPN ≥ 80。对执行QM评估组(101.17±66.34)和未执行QM评估组(59.54±35.64)的RPN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1,P<0.05)。RPN值排序前25%的FM模型为处方剂量定义错误、计算参数设置错误、影像导入错误、计划评估确认错误等。最后对定义处方剂量和导入影像这两个高危步骤进行FTA分析。结论 FMEA和FTA分析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系统全面地分析IMRT计划设计流程中存在的潜在故障和风险,可帮助建立和优化放射治疗中的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生存保健计划的可行性、适用性、满意度及确定在确诊后的头一年内实施这一计划的最佳时间,在美国东南部的国家癌症研究中心设计了一项前瞻性的、描述性的单项研究。他们定期筛选确定潜在的参与者,且一直随访到治疗结束。之后由1位肿瘤科注册护士完成Journey ForwardTM生存保健计划。结果发现,在1年中有75位符合条件者被纳入,34项生存保健计划被实施,并且28位幸存者和15位初级保健医生参与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引导的Unity放疗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临床试验入选24例患者,按治疗部位分为头颈组、胸腹组、盆腔组、脊柱组和肢体组,总共384个治疗分次。在无外置激光的情况下进行摆位,统计在线治疗流程中不同阶段所需时间和每个分次的配准误差。每周利用MR几何形变模体检测MR图像几何形变大小。并利用ArcCheck对参考计划、在线计划及离线计划进行剂量验证。结果 头颈组、胸腹组、盆腔组、肢体组、脊柱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29.1、27.6、26.6、25.6、32.0min。5个组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头颈组(0.08±0.06)、(0.16±0.13)、(0.08±0.05) cm,胸腹组(0.23±0.18)、(0.50±0.47)、(0.12±0.1) cm,盆腔组(0.25±0.19)、(0.32±0.25)、(0.11±0.09)cm,肢体组(0.46±0.38)、(0.26±0.26)、(0.13±0.07) cm,脊柱组(0.33±0.30)、(0.34±0.23)、(0.08±0.06) cm。在中心区域MR几何形变大小在0.3mm以内,直径500mm的球体区域内形变大小在2.1mm内。所有参考计划、在线计划、离线计划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7.92%、97.84%、94.58%。结论 MR引导放疗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潜力,但MR引导的Unity放疗系统流程较为复杂,各部门的协同性对治疗的影响较大,还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正>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常规放化疗一直以来被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缩小肿瘤,在全直肠系膜切除中提高外侧手术间隙,预防局部复发且保留器官功能。在北欧,术前短程放疗作为肿瘤局部控制的优先选择。然而,随着近年外科手术质量、核磁共振成像(MRI)和病理报告的准确性的提高,常规放化疗或术前短程放疗是否作为所有患者的优先选择的问题被提出。  相似文献   
7.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主要治疗方式是包括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磁共振-直线加速器(MR-Linac)作为近年新型的放疗设备,将磁共振、直线加速器、自适应放疗计划系统结合,可以根据放疗过程中靶器官和危及器官的变化制定自适应计划实施放疗,为脑胶质瘤的精准治疗提供新选择。全文对磁共振-直线加速器治疗脑胶质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1.5 T磁共振引导放疗中的电子流效应(ESE)及其对射野外剂量的影响。方法 首先,利用Monaco系统研究了均匀射野(5 cm×5 cm)在规则几何模体外入射端和出射端的空气中ESE。其次,回顾性地选取在常规加速器上接受过放疗的1例喉癌病例和1例乳腺癌病例,重新用Unity机器模型在Monaco系统中进行剂量计算,研究磁场下ESE对射野外皮肤剂量的影响。结果 在磁场作用下,规则几何模体的入射端和出射端都观察到ESE效应,但出射端ESE明显强于入射端。在喉癌病例中,ESE现象不明显,对射野外皮肤剂量影响很小。在乳腺癌病例中,射野外ESE会延伸到下颌附近,导致下颌皮肤剂量升高,1 cm3体积对应剂量D1 cm3=454.6 cGy。添加1 cm虚拟防护膜后,下颌皮肤剂量D1 cm3降低到113.6 cGy,几乎与无磁场情况下相当(D1 cm3=92.5 cGy)。结论 磁场下的ESE会改变射野外的剂量分布,导致局部剂量升高。在喉癌病例中ESE不明显,但对于乳腺癌病例,ESE可延伸到下颌位置,外加防护膜对ESE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磁共振加速器放疗计划中心点位置对偏中心肿瘤计划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放疗的19例偏中心肿瘤病例资料, 每个病例分别设计两组放疗计划:①按照磁共振加速器常规计划设计流程将计划等中心点固定设计调强放疗计划(A组)。②以靶区几何中心点作为治疗计划中心点设计调强放疗计划(B组)。比较两组放疗计划中靶区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正常组织剂量和计划MU数。结果两组治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A和B组计划靶区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也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 A组计划MU数(1 149±903)明显高于B组(970±6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4, P=0.012)。结论虽然磁共振加速器计划等中心点位置固定, 但计划质量可满足临床要求, 开展磁共振加速器治疗偏中心肿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将ArcherQA系统用于Elekta Unity 1.5T磁共振加速器上开展的磁共振引导自适应放疗计划独立验算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均匀水模体验证了ArcherQA在磁场下的剂量计算精度,然后利用抽签法随机选取32例在Unity上接受磁共振引导在线自适应放疗的患者,包含脑、纵隔、肝、肾、椎体等5个治疗部位、32个离线计划,177个在线计划。分别比较ArcherQA独立验算结果与ArcCheck测量结果、Monaco计划系统计算结果的γ通过率(3 mm/3%、2 mm/2%,阈值10%),定量评估ArcherQA系统对Unity在线计划独立验算的准确性和效率。结果 ArcherQA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磁场下光子线的剂量分布,在3 mm/3%标准下,水模体中方野验证结果γ通过率均高于99%。在更严格的2 mm/2%标准下,除20 cm × 20 cm射野外,其他方野的γ通过率也都超过95%。对于治疗计划验证,ArcherQA计算的结果与ArcCheck测量数据,以及Monaco计划系统的计算数据都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在3 mm/3%标准下平均γ通过率可达到99%以上,2 mm/2%标准下平均γ通过率也超过97%。ArcherQA的在线计划独立验算效率较高,177个在线计划独立验算所需的时长范围为50~150 s,平均时长约为108 s。结论 ArcherQA可以准确并高效地计算出磁场下光子线的剂量分布,能够用于磁共振引导自适应放疗中离线和在线治疗计划的独立验算,是一种有效的补充验证手段,为患者治疗计划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