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6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管理学及其在医学技术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医学技术装备迅速发展,让设备的使用者和管理者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探索现代管理的规律及其在医学技术装备管理这个专门领域的实际运用,是为了对日益复杂的医学技术装备进行科学管理,以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和卵巢癌中BRCA基因的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BRCA1和BRCA2基因1990年Hall等[1] 发现家族性乳腺癌与 17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个位点有关。随后Narod等[2 ] 也报道了家族性乳腺癌及卵巢癌与 17号染色体有关。 1994年这一基因位点被克隆鉴定 ,命名为BRCA1[3] 。该基因位于染色体 17q2 1,全长10 0kb ,含 2 4个外显子。蛋白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00 0 0 ,含 1863个氨基酸。它可能涉及细胞周期的调控以及DNA的修复。在培养细胞中 ,从G1期到S期的细胞中 ,BRCA1的表达增加。研究还显示BRCA1在快速增生的细胞中表达最高。缺乏BRCA1活性将使DN…  相似文献   
3.
Kan X  Shen DH  Shi B  He JS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4):312-315
目的 探讨各种类型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特点、形态学分类、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不典型增生与乳腺原位癌的鉴别诊断标准。方法 (1)观察本院30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其病理形态改变。(2)观察86例大切片乳腺癌旁不典型增生病灶与癌灶的关系。结果 乳腺增生症中,纤维腺瘤为主型好发于21~30岁年龄组,而不典型增生病变则多见于40~60岁组。其中囊肿病仅占6.0%,而纤维腺瘤变达25.4%;癌旁组织中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65.1%,其中以导管原位癌发生率最高,达74.9%。结论 研究证实了1997年(舟山)“乳腺增生症的组织学分类”(推荐方案)的可行性。乳腺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乳腺增生症可归纳为普通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特殊增生细胞具有特别的诊断价值。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但大部分可分。  相似文献   
4.
胎盘部位过度反应及胎盘部位结节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过度反应及胎盘部位结节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5例胎盘部位过度反应及4例胎盘部位结节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胎盘催乳素(hPL)、细胞角蛋白(CK)18、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α-抑制素(inhibin),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5例胎盘部位过度反应患者的年龄为25~40岁(平均31.5岁),4例胎盘部位结节患者年龄为26~39岁(平均34.3岁)。15例胎盘部位过度反应的组织学特征为:在子宫内膜、子宫肌层及螺旋动脉中有索条状及片状种植部位中间滋养细胞浸润,子宫内膜及肌层的结构没有破坏。4例胎盘部位结节在子宫内膜组织及变性坏死的绒毛间有多个以致密的嗜酸性玻璃样物质为背景的结节性病变,结节内为绒毛膜型中间滋养细胞。15例胎盘部位过度反应对hPL及CK18均呈阳性反应;4例胎盘部位结节均对CK18、α-抑制素及PLAP均呈阳性反应。所有15例胎盘部位过度反应Ki-67增生指数均≤5%。4例胎盘部位结节Ki-67增生指数均为0。结论胎盘部位过度反应及胎盘部位结节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征不同于滋养细胞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得以存活,而目前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的状况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1-4],探索有益于早产儿健康的营养管理策略,改善早产儿的生命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及联合硫酸镁 (Mg SO4 )治疗合并持续肺动脉高压(PPH)的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模型氧合、循环功能 ,血镁浓度及肺组织病理改变。 方法 以2 0 %胎粪混悬液制备重症 MAS模型 ,健康新生猪随机分为 3组 ,即模型 HFOV治疗组 (HFOV组 ,n= 6 ) ,HFOV+Mg SO4 治疗组 (HFOV+Mg SO4 组 ,n=7) ,HFOV对照组 (对照组 ,n=5 ) ,HFOV+Mg SO4 组同时静脉持续泵入 Mg SO4 。监测生命体征、血气、血镁浓度。 结果  (1) HFOV和 HFOV+Mg SO4 治疗均使 MAS模型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动脉血氧 /肺泡血氧分压比 (a/ APO2 )增加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A- a DO2 )、肺内分流 (Qs/ Qt)降低 ,治疗 30 min与治疗前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HFOV组各时间点 Pa O2 、a/ APO2 低于对照组 ,A- a DO2 、Qs/ Qt高于对照组 (P<0 .0 5 )。HFOV+Mg SO4 组治疗 12 0 m in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2 )尽管氧合功能改善 ,单独 HFOV对重症 MAS的 PPH无降低作用 ,联合 Mg SO4 治疗 30 min即可有效降低 PPH(P<0 .0 5 ) ,并保持疗效。(3) HFOV组较 HFOV+Mg SO4 组有明显肺出血 ,出血沿肺段、小叶分布 ,两组病理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4) HFOV+Mg SO4 组血镁浓度较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分流临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4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活检可疑病灶.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654例中,高危型HPV检测呈阳性的病例为411例,阳性率为62.8%。经病理学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病例为58例,占总数的8.9%(58/654),其中CIN Ⅱ和CIN Ⅲ共计43例.占CIN的74.1%(43/58);CINⅡ,CINⅢ的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80.8%及94.1%。ASCUS患者中以高危型HPV检测、直接选择阴道镜检查,检出CIN的敏感度分别为88.9%和65.5%;对诊断CINⅡ和CINⅢ。高危型HPV的敏感度为94.1%,阴道镜的敏感度为65.1%。结论ASCUS患者中高危型HPV的CINⅡ和CINⅢ检出有较高的敏感度,对ASCUS可有效地进行分流监测,患者可不必再做阴道镜检查和活检。  相似文献   
8.
谷氨酰胺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胃肠功能成熟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5例早产儿分为两组,Gln组给予经静脉添加Gln的肠外营养(PN),对照组常规 PN,PN时间均大于2周。监测两组生长发育、喂养耐受情况、胃肠功能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Gln 组生后4周时尿素氮(BUN)水平较对照组高(P=0.044),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平均PN及平均住院时间Gln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31;P=0.020)。血清胃动素水平Gln组生后2周较生后 3天明显升高(P=0.037);Gln组生后2周较生后3 d胃电节律中节律过快的百分数明显增加 (P=0.017)。Gln组发生感染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结论初步观察提示Gln 有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成熟,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o conduct a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that compared the efficacies of mild ovarian stimulation and conventional long GnRH agonist protocol in patients under- going IVF o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Methods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All studies were published by July 2012 with data related to outcomes following mild ovarian stim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rotocol. Odds ratios (ORs) and weighted/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WMD/SMD) from individual study were pooled in fixed and random effect models. Main outcome measure was the efficacy of mild ovarian stimulation. Results Six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eta-analysis. The number of oocytes retrieved was lower, the cycle cancellation rate was higher and the incidence of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 was lower in the mild stimulation group than in conventional ovarian stimulation group. Clinical pregnancy rates were similar in both mild and conventional stimulation groups. Conclusions The level of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use of mild stimulation protocols in IVF is low, considering the fewer oocytes retrieved and the higher rates of cycle cancellatio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对糖尿病足溃疡风险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美国振动感觉定量检查仪测定60例未发生足溃疡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双足第1跖骨关节头的VPT。结果糖尿病患者的VPT显著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P<0.001)。60例糖尿病患者中VPT升高46例(76.7%),其中低度风险8例(17.4%),中度风险23例(50.0%),高度风险15例(32.6%),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polyneuropathy,DPN)症状31例(67.4%),无症状15例(32.6%)。<65岁年龄组,以低中度风险为主,≥65岁年龄组,以高度风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病程组,以低中度风险为主,≥5年病程组,以高度风险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PT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前者的年龄较大(P<0.001),病程较长(P<0.005)。二组性别、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蛋固醇(LDL-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率、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合并率、高血压合并率、吸烟率和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是影响VP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PT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预测糖尿病足溃疡风险的可靠指标。增龄、病程长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