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亮丙瑞林,0.375 mg·kg-1,1次/月,sc共6次);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内服和肛门灌肠.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用药期间围绝经期症状轻或无症状,对照组症状加重,Kupperman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为74.17%,复发率15%;对照组显效率为33.33%,复发率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3.
黄礼云  潘文 《山东医药》2008,48(13):104-105
初孕妇宫颈不成熟是导致引产失败、产程延长、出血量多,尤其是宫颈裂伤及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2000~2006年,我们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注射用于未婚初孕妇中期妊娠引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药结合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礼云  杨凤萍 《右江医学》2004,32(3):294-295
不孕症是妇女的常见病,是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问题。据报道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近年有上升趋势,所谓的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稀发排卵和黄体功能不足[1] 。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促排卵治疗,促排卵的药物和方法很多,疗效不一。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促排卵取得了很好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 0 0 1年9月~2 0 0 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共5 0 6人,经常规妇科、B超和生殖内分泌六项检查属于排卵障碍者2 0 0人,同时具备下述两项条件:①下丘脑-垂体-卵巢手轴完整,对雌激素能产生正反馈作用,血清催乳素值正常。②有一定…  相似文献   
5.
古拉定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拉定(还原型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化合物,它具有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恢复肝酶活性和解肝毒作用,能促进肝脏的合成功能、脂肪和胆红素代谢功能的恢复。因此,欧美和日本早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酒精性肝病和药物性肝炎,并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偏薄是目前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适宜的子宫内膜厚度是胚胎着床的先决条件。如何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妇科生殖内分泌关注的热点。治疗上西医大多以补充雌激素为主,但激素的应用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且临床效果不尽如人意,顺应性差。中医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毒副作用小,更易于被患者接受。此文从中医角度探究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以期为单纯使用雌激素疗效欠佳或不能长期耐受雌激素治疗的患者提供新疗法,为中医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内分泌常见的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达英-35为抗雄激素治疗的首选药,但单用达英-35可引起体重增加和用药间歇的反跳现象。2003年3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自拟中药补肾化瘀汤联合达英-35治疗PCOS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妇科疾病中备受关注。迄今为止,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还不是十分明确,但是在临床中,中医西医诊疗正在日渐发展,不断完善。通过不断地对该病进行实验观察与临床研究,使得中西医对该病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现将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输卵管阻塞是引起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不孕症的20%~40%。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及宫腔镜等宫内操作的增多,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