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顾秀云  宋振  宋秀梅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044-2046
目的:探究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湿热蕴结证溃疡性结肠炎(UC)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在盐城市滨海县中医院就诊的UC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以及对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 70.00%);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中医症候评分差异不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低,且联合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治疗前,两组患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联合组GSH-Px、SOD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且治疗后联合组MDA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略低于联合组(73.33%VS 80.00%).结论:黄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UC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应激指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药物的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针药结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1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3期,1~7天为急性发展期,8~20天为静止期,21~90天为慢性恢复期。笔者针对其不同的发病时期选用不同的针灸方法与配合药物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与运动疗法相结合,治疗肩周炎9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4例,女性48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6岁,平均53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半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41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73.17%,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量化针刺与牵引配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05例用量化手法针刺与颈椎间歇牵引治疗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量化针刺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健脾化湿中药方治疗,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2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症状和结肠黏膜病变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2组患者治疗后腹泻、腹痛、腹胀、脓血便、里急后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患者治疗后镜下结肠黏膜病变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燥湿法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顾秀云 《当代医学》2021,27(32):90-92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阿莫西林胶囊和泮托拉唑西药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腹部疼痛、反酸反胃、食欲不振及胃满烦闷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显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C肽水平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时基础-餐前剂量特点。 方法选取行CSII强化治疗的T2DM患者116例,将受试者按餐后2小时C肽与空腹C肽比值(C2h/C0)大小分为高C肽比值组(C2h/C0≥2.5)和低C肽比值组(C2h/C0<2.5)。比较两组患者的胰岛素基础量与餐前量的差异,并总结其特点。 结果116例患者平均胰岛素用量为(0.5±0.1)U/kg,高C肽比值组51例,低C肽比值组65例,高C肽比值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CSII 24小时基础率胰岛素基础量/总量均低于低C肽比值组(P<0.05);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基础量占胰岛素总量百分比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r=0.369,P<0.05),与C2h/C0比值呈负相关(r=-0.345,P<0.05)。 结论T2DM老年患者在接受CSII强化治疗时胰岛功能较差者需提高基础剂量至50%左右,同时设定总量时需考虑肥胖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