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俊庆  李冠贞 《山东医药》2003,43(33):55-56
近几年来 ,放疗新技术使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 C)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为 NSCL C放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展示了广阔的前景。1 非常规分割放疗1.1 超分割放疗 (HFRT) 复旦大学在 2 0世纪 90年代做了HFRT随机对照的临床 期试验 ,方法为每天 2次 ,每次1.2 Gy,总剂量 6 9.6 Gy,共治疗 10 5例。 ~ a期和 b期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 32 %和 7%。而对照的常规分割放疗 (CF)6 0 Gy组的 2年生存率 I~ a期为 12 %、 b期为 7%。上述结果再次证实 HFRT仅对“有利型”患者 (健康指数 KPS>70 ,体重减轻 <5 % )有益 ,然而…  相似文献   
2.
韩俊庆  申蓉  李淼  洪士强  杨菁 《山东医药》2006,46(26):80-80
2001年5月~2002年5月,我们对88例原发性肺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采用托匹司琼预防化疗所致呕吐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海穴注射CSF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常破坏正常细胞.特别对增殖旺盛的骨髓造血系统损伤更为严重。造成周围血细胞减少,使放、化疗难以进行。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但存在局部易产生硬结、药物吸收差、白细胞上升缓慢和疗效维持时间短等缺点。2003年10月~2005年5月.我科采用单穴位注射小剂量CSF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9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PLC患者分为TACE组(n=31)和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n=32).TACE组行TACE治疗,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经肝动脉途径灌注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甲胎蛋白(AFP)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生存期进行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至2015年8月.结果 治疗3个月后,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AFP转阴率及肿瘤缩小率略高于TAC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截止到随访结束,TACE组生存率为19.4%(6/31),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为43.8% (14/32),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生存率高于TACE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LC的治疗,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在提高AFP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生存率方面优于TACE.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多数肿瘤的放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些肿瘤放射敏感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肿瘤组织内存有相当数量的乏氧细胞所致。因此,直接有效地提高恶性肿瘤组织内的氧分压,改善肿瘤组织细胞的氧供状态,对于增加肿瘤组织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高氧液静脉输注,是近年来出现的1种改善肿瘤细胞乏氧状态简便有效而又安全的方法,其在实现放射治疗增敏的同时,还具有减轻放射性损伤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治疗放射治疗的并发症,故越来越受到肿瘤临床医学专家们的重视和认可[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以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以及肺癌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方法对1991年至2007年间,见诸于有关文献报道的以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肺癌病人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在文献报道的以单纯指骨转移为首发症状的17例原发性肺癌的病人中,其转移病灶位于左手指骨者7例,右手指骨者9例,双手指骨者1例,指骨转移病灶的数量在两手之间的分布大致相等,除3例病人其转移病灶位于近节指骨外,其余病人的转移病灶均位于其末节指骨;有6例病人的患病手指既往曾有外伤史。结论传统的机械一解剖学说和种子一土壤学说的观点均不能解释原发性肺癌发生指骨转移的机理,故临床上如遇久治不愈的手指软组织炎症时,应想到是否有肿瘤细胞转移至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甘氨双唑钠对肺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肺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探讨甘氨双唑钠(CMNa)放射增敏的治疗效果。方法 402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射增敏组和对照观察组,放射增敏组病人在放疗过程中,分别给予CMNa 1200mg/m^2静脉滴注0.5h,同步给予对照组病人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的近期疗效。结果 肿瘤原发病灶CR率与CR PR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原发病灶达CR时吸收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检查结果,治疗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MNa可提高肺鳞癌的CR率和总有效率,并可降低肿瘤达到CR和PR时所需的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8.
9.
以呕血为首发症状胃癌22例临床分析李岳山韩俊庆胃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者多表现为黑便或持续性大便隐血,其中呕血者也不少见,而以呕血为首发症状者则较少。我院自1985年9月~1996年7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2名,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内科治疗已经渗透到肿瘤治疗的各个方面,并从最初的单纯姑息性治疗进入到了根治性治疗、或与手术及放疗有机地结合,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治疗损伤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