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逐年升高,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成为研究热点,按病程、病位及临床表现分类总结了当代知名医家在中医治疗慢性心衰中的经验,认为心衰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阳)虚为主,标实为血瘀、痰浊、水饮。治疗上应辩证施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2.
口腔扁平苔藓为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中的常见病、难治病,王彦刚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职密切相关,强调从脾胃出发辨治本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侵淫、伏火上犯,针对病机可采用行胃滞、散胃瘀、化湿热、实脾土等法进行治疗。临证重视中药配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擅长运用特色药队,效如桴鼓。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CRC)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西医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王彦刚教授认为CRC的核心病机为湿热内阻、气机失调、痰瘀结聚、气血耗损,提出运用“清、调、消、补”四法治疗CRC,即清湿热、调气机、消痰瘀、补气血,并总结出各治法的核心药物,临证获得很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在继承先贤重视阴液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提出重阴思想,明确了“阴”之内涵,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养阴护阴之法:治法上强调补气养阴、凉润以和;敛汗摄血、寓护于敛;衷中参西、病证结合。用药上强调药理法象、性分温凉;责重于脾、淡味以归;五味合化、阴液自生;水族养阴、力倡生用;忌用温燥、滋阴化阳。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医药理论中的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密切关联,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心力衰竭患者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同时在心力衰竭的病理演变中脾与心的关系也最为密切。以肠道菌群作为心力衰竭防治的新靶点,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基于此,结合中医药思路以心脾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肠道微生态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以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