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四逆散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代谢通路,为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临床应用和深入阐明四逆散干预Graves病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运用TCMSP平台及查阅文献筛选四逆散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以“Graves’ disease”为关键词,挖掘GeneCards、CTD、DisGeNET、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中Graves病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运用Metascape平台对共同靶点通过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在RCSB PDB和PubChem数据库中获得成分和靶点的结构,利用pymol软件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柰酚、芹菜素、异鼠李素、柚皮素、异甘草素、木犀草素、葛根素等,PPI网络中关键靶点为AKT1、TNF、INS、IL6、VEGFA、TP53、JUN、CASP3、IL1B、MAPK3等。GO与KEGG分析主要代谢通路可能有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有调节免疫失衡、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抗氧化应激、抑制甲状腺血管新生和减轻外周组织器官损伤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四逆散主要成分与治疗Graves病的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较高且对接构象较稳定。结论 四逆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影响多条代谢通路发挥治疗Graves病的作用,为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素问·至真要大论》言"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提示长期、过量服用同一效用的食物或药物,可致脏腑之气失于平和,五行制化失司,从而引发疾病,甚至造成死亡。该理论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临床应用指导思想出现偏差,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重审经典,可补偏救弊。临床采集病史,应四诊合参,辨证准确才可施方,以防方不对证,机体失衡;遣方用药应灵活多变,中病即止,以防药性过偏,脏腑过亢;日常做好患者宣教工作,纠正错误观念,并适度调养,以防食补过度,再生他疾。临床医生当熟知该理论,以避免疾病的再次发生,并将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四川地区中药文献的复习,初步整理了四川地区医药文献中有关睡眠中药文献。四川省中药资源丰富,是多种道地中药的主要产地,素有中药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但其中与睡眠有关的药物,还没有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和阐述。通过对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文献研究,可以对我们临床应用四川地区道地中药治疗睡眠障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足跖背的动脉病变患者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在该院治疗的在糖尿病足跖背的动脉病变患者39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正常人群36名作为参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都采取超声诊断,观察诊断的有效性。结果糖尿病存在足溃疡与坏疽组和参照组相比,根据解剖位置实施双侧的对比,通过第一跖背动脉的左右两侧开始,比较第二三四的跖背动脉血管内径大小,糖尿病存在足溃疡与坏疽组双侧第二三四跖背动脉的管腔内径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跖背的动脉病变患者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难治性甲亢是其中治疗的一大难点,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多认为难治性甲亢特指因对传统抗甲状腺药物(ATD)不敏感或抵抗,无法缓解甲亢症状[1];或经12个月标准化ATD治疗后甲亢症状消失但仍处于生化甲亢状态,无法停药[2];或经过长期ATD治疗后病情稳定,但停药后复发并伴有心力衰竭、严重肝损害、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者[3].难治性甲亢缓解率低、复发率高[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甚至生育[5].通过131I治疗及外科手术可根治甲亢,但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青少年等并不适宜131I及手术治疗[6].上述2种方法治疗后仍存在复发可能[7-8],并且可能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9-10],如何安全有效地提高难治性甲亢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现代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刘喜明教授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入室弟子及传承博士后.业医三十余载,临证经验丰富,善用经方治疗内伤杂病,用药精简,力专效宏.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临床辨治难治性甲亢合并妊娠呕吐案1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