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四逆散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代谢通路,为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临床应用和深入阐明四逆散干预Graves病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运用TCMSP平台及查阅文献筛选四逆散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以“Graves’ disease”为关键词,挖掘GeneCards、CTD、DisGeNET、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中Graves病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运用Metascape平台对共同靶点通过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进行注释和富集分析。在RCSB PDB和PubChem数据库中获得成分和靶点的结构,利用pymol软件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柰酚、芹菜素、异鼠李素、柚皮素、异甘草素、木犀草素、葛根素等,PPI网络中关键靶点为AKT1、TNF、INS、IL6、VEGFA、TP53、JUN、CASP3、IL1B、MAPK3等。GO与KEGG分析主要代谢通路可能有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Th17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有调节免疫失衡、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抗氧化应激、抑制甲状腺血管新生和减轻外周组织器官损伤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四逆散主要成分与治疗Graves病的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较高且对接构象较稳定。结论 四逆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影响多条代谢通路发挥治疗Graves病的作用,为四逆散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隐裂牙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分析用带环粘接保护牙冠,根管治疗完毕后及时作烤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2颗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隐裂牙,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X线片的表现,先进行带环粘接固定后再常规行根管治疗,一个月后烤瓷冠修复.1~3年临床追踪观察,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22颗伴牙髓炎或根尖炎的隐裂牙经根管治疗与烤瓷冠修复后,成功112例,成功率达91.80%,失败10例,失败率达8.20%,其中牙劈裂3颗,牙槽脓肿及慢性根尖周炎7颗.结论 牙隐裂因多种因素引起,一经确诊应及早治疗.对伴有牙髓炎或根尖炎的病例应积极保存患牙,并作烤瓷冠修复,是防止牙折裂的有效方法,对保持患者咀嚼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硝唑碘仿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乳牙根尖周炎病例183例,患牙215颗,并随机分成2组,115颗为实验组,100颗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奥硝唑组115颗牙,显效109颗,无效6颗;甲硝唑组100颗牙,显效78颗,无效22颗,两组经统计学分析,χ2=13.3,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奥硝唑碘仿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优于甲硝唑碘仿糊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根面龋的发病因素,为根面龋防治选择最佳方法。方法:对2006~2009年我院门诊老年人根面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牙龈萎缩、菌斑指数、年龄与根面龋有关,而且多发于下颌磨牙、前磨牙,以近远中面为好发牙面。结论:牙龈萎缩、菌斑指数、年龄是根面龋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残髓炎临床分析及其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了残髓炎的致病因素,以便及时纠正临床操作中的失误,彻底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方法将90例诊断为残髓炎的病例依具体病情重新行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术、干髓术。结果90例经过治疗的残髓炎患者,在1~5年的随访中,除3例充填物脱落,2例牙冠劈裂外,无任何残髓炎症状,效果满意。结论为防止残髓炎发生,应熟悉掌握各年龄组牙髓腔的生理变化,药液存放时间不能过长,根管充填前后应参照X光片等,以免残髓滞留导致残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马文欣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45-146
龋齿的发生是细菌、饮食、牙和唾液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目前婴幼儿龋齿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的威胁着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其致病原因有机体内外多种因素,主要表现为牙齿无机质脱矿、有机质溶解,同时它也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最终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其患病率排列在人类疾病的前几位。它不仅危害口腔健康,而且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降低咀嚼功能,妨碍消化,损害身体健康。甜食摄入过多、缺钙以及不注意口腔卫生等危险因素使儿童成为龋齿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当前,在积极预防龋病的同时,及早发现、治疗龋病,有效阻止其向牙髓根尖病发展,对保留健康牙体组织,防止牙齿过早缺失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病区小药柜管理的现状,探讨存在问题的对策。方法对我院病区小药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小药柜在管理、有效期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结论需要通过医、药、护等多部门协同整改,进一步规范我院小药柜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了残髓炎的致病因素,以便及时纠正临床操作中的失误,彻底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方法将90例诊断为残髓炎的病例依具体病情重新行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术、干髓术.结果90例经过治疗的残髓炎患者,在1~5年的随访中,除3例充填物脱落,2例牙冠劈裂外,无任何残髓炎症状,效果满意.结论为防止残髓炎发生,应熟悉掌握各年龄组牙髓腔的生理变化,药液存放时间不能过长,根管充填前后应参照X光片等,以免残髓滞留导致残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Wnt信号通路探讨烙灸疗法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烙灸组、西药组、Wnt抑制剂组和Wnt抑制剂+烙灸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撞击T9椎板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烙灸组于建模后24 h在损伤部位局部进行烙灸,1次/d,每次5 min;西药组于建模后0.5 h给予20 mg/kg醋酸泼尼松注射,之后按照4.9 mg/(kg·d)继续干预;Wnt抑制剂组于建模后0.5 h在损伤部位皮下注射40μg/(kg·d)的Wnt通路抑制剂IWR-1;Wnt抑制剂+烙灸组于建模后0.5 h在损伤部位皮下注射40μg/(kg·d)的IWR-1,然后进行烙灸。各组均连续干预28 d。采用BBB运动评定量表和斜板试验评估大鼠运动能力,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巢蛋白(Nestin)、黏附连接蛋白(β-catenin)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糖原合成激酶-3(GSK-3β)表达情况。结果 随术后时间延长,除Wnt抑制剂组的BBB评分和斜板角度无明显变化外,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治疗牙齿敏感症的有效试剂。方法将165颗患牙齿敏感症的牙齿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3种药物进行脱敏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luma脱敏剂组与极固宁组、氟化钠甘油组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luma脱敏剂治疗牙齿敏感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