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时人工气腹和头低脚高后倾位可明显影响手术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因此国外多在全麻下实施。我院自1996年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腹腔镜妇科手术243例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着重从血流动力学和呼吸两方面探讨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安全性。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5~40岁,其它一般情况类似,行择期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的病人100例。术前20min肌注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麻醉前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氏液500mg。1.2 麻醉方法 取L2…  相似文献   
2.
不全性三分支阻滞不少见,但如同本例三支以传导速度、阻滞程度、传导比例的异同与不同步传导所构成的复杂图形实属少见,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18岁,胸闷、头昏2天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率115次/min,室性逸搏心律,QRS波呈CLBBB图形,频率41次/min,为Ⅲ度AVB。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24岁,因感冒后胸闷、心悸10天入院。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常规12导联 QRS 呈室上性型,形态正常。除了窦性 P 波以外,肢导联的 ST 段上可见到形态低小的 P′波,在Ⅰ、Ⅱ直立,aVR 倒置(图略)。附图上行为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内脊索瘤少见,我院于1995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3岁。腰部放射性疼痛至双腿,功能障碍一年入院。体检脊柱侧弯畸形,腰2-3棘突及棘实劳压痛,叩击痛并向双侧大腿外侧放散,双侧大腿外侧皮温痛觉减弱。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沉均正常。X线检查,腰1-3椎间孔扩大,椎间隙无狭窄。CT显示腰1-3椎间盘后方有高于硬膜囊密度的软组织样影.压迫硬膜囊,双侧椎间扎均明显扩大,CT诊断,腰1-3椎管神经源性肿瘤(图1~3)。图1X线平片,腰1-3椎间扎扩大,椎间隙狭窄。图2、3CT扫描,腰1-3椎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气喘临床效果观察与对比。方法由病例说明,进行中西药治疗比较,中药主要配方:丹参40g、毛冬青40g、茯苓30g、赤勺30g、黄芪20、防风15g、红花15g、细辛5g等,辨证加减。西药配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血塞通分散片等。临床疗效: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且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和"心痛"范畴。西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机制是:冠状动脉硬化或痉挛导致管腔变窄,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了心肌急剧或暂时缺血、缺气等临床病症。结果中药治疗6个疗程,心绞痛和气喘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症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西药治疗1个月心绞痛有了明显改善,气喘有改善。结论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且副作用小,但疗程较长。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明显,略有副作用,疗程较短。  相似文献   
6.
例1 患者女性,7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示窦性心律,P-P 间期基本规则,P-R 间期固定,为0.15s,心律103次/min。肢导联 QRS 波间歇出现左前分支阻滞图形(Ⅱ、Ⅲ、aVF 呈 rs 形,S_3>S_2,Ⅰ、aVL 呈qR 形、R_(aVL)>RI,VAT_(aVL)时间=0.06s。额面电轴 21°与-49°交替出现,大多呈2∶1阻滞,有时呈3∶1(5∶1未刊出)阻滞。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胰岛素的不同用药方法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接收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胰岛素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糖均有明显的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明显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不但有助于缩短血糖恢复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天津医科大学财务处赵金玉在改革大潮冲击下,我国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暴露出不少矛盾和弊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这是我国劳保制度改革的大趋势。建国以来,公费医疗制度的建立,对维护、恢复和增进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神经性尿频系指小儿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患儿表现为白天排尿次数增多,数分钟一次,每天可达20~30次,每次排尿量不多,有时仅几滴,入睡后则无尿频症状,尿常规检查正常。本病临床可分为湿热下注型、脾肾气虚型、心经郁热型,因湿热为  相似文献   
10.
中药直肠点滴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