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血脂、脑梗死面积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其TIMP1的浓度变化,并检测血脂的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数值在检测不同的天数有不同改变,脑梗死面积增大,则MMP-1、MMP-9、TIMP1数值变大(P〈0.05);血脂指标的改变在脑梗死入院后第7天内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三项血浆浓度与脑梗死面积表现为正相关系,但与患者的血脂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2.
“解毒通络汤”治疗中风病先兆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学威 《江苏中医药》2009,41(11):22-22
近年来.笔者用自拟解毒通络汤治疗中风病先兆证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局限于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域为主的严重发作性疼痛,并伴有同侧的球结膜充血、流泪、鼻塞等自主神经症状。有典型的丛集期和缓解期,在丛集期内头痛密集发作,因而得名。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偏头痛”、“头痛”、“头风”等范畴。本文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出发对其病因病机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血脂、脑梗死面积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其TIMP1的浓度变化,并检测血脂的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 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数值在检测不同的天数有不同改变,脑梗死面积增大,则MMP1、MMP9、TIMP1数值变大(P<0.05);血脂指标的改变在脑梗死入院后第7天内无明显变化.结论 脑梗死患者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三项血浆浓度与脑梗死面积表现为正相关系,但与患者的血脂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选择20名正常人作对照组,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脑梗死组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两组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TIMP1的浓度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脑梗死组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MMP1、MMP9及TIMP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脑梗死面积的不同变化,则MMP1、MMP9、TIMP1数值存在相应变化。结论脑梗死病人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病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选择20名正常人作对照组,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脑梗死组40例,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集肘静脉血。两组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MMP9及TIMP1的浓度变化,通过头颅CT评估脑梗死的面积。结果脑梗死组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MMP1、MMP9及TIMP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脑梗死面积的不同变化,则MMP1、MMP9、TIMP1数值存在相应变化。结论脑梗死病人MMP-1、MMP-9、TIMP1在不同的时间窗存在一定规律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活血化瘀中药灯盏花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作用 ,我们将 5 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灯盏花组 (A组 )及灯盏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B组 )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 :5 3例入选患者为我院 2 0 0 1年 1 2月— 2 0 0 2年 1 2月的住院患者 ,符合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1〕,并经头颅 CT诊断 ,均为首发 ,病程 4 8h以内。本次治疗前未进行溶栓、抗凝及血液稀释等治疗 ,并排除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不良者、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减血府逐瘀汤,疗程20 d,疗程结束后进行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急症的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AMI的临床症状复杂,多为急性发病,夜间发病,而且常见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者,因此导致误诊漏诊时有发生。国内有报道,AMI误诊为其它疾病的误诊率为2.67%,而其它疾病误诊为AMI的误诊率为1.65%,误诊率较高。笔者回顾分析了国内报道的资料较为完全的556例AMI误诊病例,结合自己临床体会,对AMI的误诊原因与预防措施作一粗浅的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