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3型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银僵合剂对3型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理分型将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分为3组:增生(PT)组29例、坏死(NT)组30例、黄色瘤型(XT)组28例,均给予银僵合剂内服加外熏.观察3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PT、NT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XT组(P<0.05).3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PT组96.55%、3.60%;NT组96.66%、3.44%;XT组89.28%、4.00%,PT组与NT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XT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银僵合剂在PT、MT2组中的疗效优于XT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外敷联合消腮茶口服治疗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流行性腮腺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大黄芒硝经皮给药联合消腮茶治疗组(治疗组)、利巴韦林对照组(对照1组)和消腮茶对照组(对照2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72h内局部皮温,治疗7d后腺肿胀程度和疼痛情况。结果:治疗48h、72h治疗组患者局部皮温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治疗7d后,治疗组局部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1组(P0.01),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P0.01),对照1、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联合消腮茶口服可有效改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笔者总结了近5年常用的中药注射液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1单昧中药注射液治疗早期DN 马荣英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DN34例,对尿微量白蛋白(mAlb)、a-微球蛋白(a-MG)、免疫球蛋白(IgG)、转铁蛋白(TF)、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乙酸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糖于治疗前、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复方丹参注射液在DN的干预、治疗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对糖尿病降低血糖治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应用本院制剂消瘰冲剂联合化疗治疗阴虚火旺型颈部淋巴结结核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0例均为本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期间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2.1±14.9)岁;病程1~37月,平均病程(7.1±3.2)月。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1.4±13.6)岁;病程1~34月,平均病程(6.5±2.7)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消瘰膏联合手术治疗溃疡型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型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消瘰膏组42例。对照组在基础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行创面常规外科换药,4周后手术治疗,消瘰膏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消瘰膏。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伤口床评估系统评分(WBS)情况。ELISA检测外周血白介素-10(IL-10)、白介素-35(IL-3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并统计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结果 治疗后,消瘰膏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消瘰膏组在治疗第4周时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WBS积分在治疗第3周时均显著升高,而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第4周时消瘰膏组升高更明显(<0.05);两组IL-10、IL-35、TGF-β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6.
许费昀  黄子慧 《陕西中医》2012,(11):1504-1505
目的:观察消腮茶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化脓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消腮茶(金银花、板蓝根、黄芩、蒲公英、天花粉、柴胡、赤芍、薄荷、陈皮)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症候改善情况及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各项炎症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7%优于对照组84.21%(P<0.05);治疗组复发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37.5%(P<0.01);两组治疗后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降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WBC、ESR及hs-CRP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降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腮茶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五凤草液治疗结核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①临床实验。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45例结核性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3组均予以基础抗结核化学治疗的同时,观察组予以复方五凤草液,对照Ⅰ组予以康复新液,对照Ⅱ组予以异烟肼液局部外用治疗,疗程4周。分别观察3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创面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创面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水平。②细胞实验。RAW264.7细胞在完全培养基DMEM(10%的胎牛血清,1%青-链酶素溶液)于37 ℃、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经佛波酯(PMA)诱导后向巨噬细胞分化,分别用脂多糖(LPS)诱导成M1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成M2巨噬细胞,分别予康复新溶液、异烟肼液、复方五凤草液处理以上细胞模型36 h,收集细胞上清液并离心,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NOS和Arg-1的蛋白量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药物对CD86、CD206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临床实验。与对照Ⅰ组[87.5%(42/48),χ2=3.962,P<0.05]和对照Ⅱ组[83.3%(40/48),χ2=6.162,P<0.05]比较,复方五凤草液组的总有效率[98.0%(48/49)]明显较高;治疗28 d后,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复方五凤草液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复方五凤草液组创面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善更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28 d后,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复方五凤草液组局部病灶组织样本中的iNOS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Arg-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②细胞实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M0组比较,LPS组中iNOS、TNF-α表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异烟肼组、LPS+康复新液组、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iNOS、TNF-α表达下降(P<0.05);与LPS+异烟肼组比较,LPS+康复新液组、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iNOS表达下降(P<0.05,P<0.01),LPS+复方五凤草液组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LPS+康复新液组比较,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TNF-α表达下降(P<0.05)。与M0组比较,IL-4组中Arg-1、TGF-β表达升高(P<0.01)。与IL-4组比较,IL-4+异烟肼组、IL-4+康复新液组、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Arg-1、TGF-β表达升高(P<0.05,P<0.01)。与IL-4+异烟肼组比较,IL-4+康复新液组、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Arg-1、TGF-β表达升高(P<0.05,P<0.01);与IL-4+康复新液组比较,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Arg-1、TGF-β表达升高(P<0.05,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M0组比较,LPS组CD86表达升高,IL-4组中CD206表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LPS+异烟肼组、LPS+康复新液组、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86表达下降(P<0.01);与LPS+异烟肼组比较,LPS+康复新液组、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86表达下降(P<0.01);与LPS+康复新液组比较,LPS+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86表达下降(P<0.01)。与IL-4组比较,IL-4+异烟肼组、IL-4+康复新液组、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206表达升高(P<0.01);与IL-4+异烟肼组比较,IL-4+康复新液组、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206表达升高(P<0.01);与IL-4+康复新液组比较,IL-4+复方五凤草液组中CD206表达升高(P<0.05)。结论 复方五凤草液能有效促进结核性溃疡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TNF-α、CD86的表达并促进Arg-1、TGF-β、CD206的表达,从而调控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来完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西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结结核的实际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类型结核(结节型、浸润型、脓肿型、溃疡型)之间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依据。方法 基于真实世界,对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与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2017年1月—2020年1月诊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 538例淋巴结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采用中医药治疗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基线特征、治疗疗程、手术率、手术切口Ⅰ期愈合率、结核耐药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3年复发率。结果 2 538例淋巴结结核患者中,女性患者(1 621例)多于男性患者(917例);患者平均年龄37岁左右,平均病程7个月左右;有肺结核病史或接触史者668例(26.32%);头颈部为最常见发病部位,其次为腋窝、腹股沟;脓肿型和溃疡型更多(916例和762例),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中脓肿型、溃疡型占比较高。治疗疗程在11~18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97.79%(1 724/1 763)比78.71%(610/775),P均&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痰解凝糊超声导入联合抗结核化疗治疗结节型颈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结节型颈淋巴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0例,均给予6HRE抗结核化疗,对照2组加予化痰解凝糊外敷治疗,治疗组加予化痰解凝糊超声导入治疗。各组患者于治疗14d后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病变淋巴结横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1组为53.3%,对照2组为80.0%,治疗组和对照2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病变淋巴结横径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淋巴结横径明显小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1,P0.05)。结论:化痰解凝糊超声导入联合6HRE抗结核化疗治疗结节型颈淋巴结核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