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露消毒丸致肾小管间质肾病及与泌尿系肿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关木通的甘露消毒丸所致肾小管间质肾病(GLXD-TI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泌尿系肿瘤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GLXD-TIN患者(11例合并泌尿系肿瘤)的临床、病理与转归情况.结果甘露消毒丸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及肾小管酸中毒.患者隐匿起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突出,贫血较重,大部分患者血压正常.Scr高于250 μmol/L的患者肾功能恶化迅速,而Scr较低的恶化较慢.病理方面,肾小管酸中毒患者肾脏病理改变轻,主要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或脱落,肾小球正常;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肾间质多灶性或片状纤维化伴小管萎缩,肾小球呈缺血性基底膜皱缩、硬化.所有患者免疫荧光阴性.电镜示肾间质胶原纤维增多.11例患者合并泌尿系移行上皮细胞癌,其中膀胱癌8例、肾盂癌2例、肾盂输尿管癌1例,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结论长期间断服用含关木通的甘露消毒丸可以引起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起病隐匿,疾病后期进展迅速、预后差;该药还可能与泌尿系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药肾损害6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 ,中草药一直被认为毒性小、安全性大 ,长期服用也不会导致严重副作用。近年来 ,中药引起的急慢性肾脏损害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其中许多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成分 ,故多数学者同意将其称为“马兜铃酸肾病”。马兜铃酸可以导致急慢性肾损害 ,国内报道的大部分是因服用大剂量木通而导致的急性肾衰竭[1~ 3 ] ,而引起慢性肾衰竭的报道并不多。本文收集了近 5年诊断并随访的中药肾损害病人 6 8例 ,发现一些中药不仅可以引起急性肾衰竭 ,而且还会引起慢性肾功能损害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6 8例均为 1997年 6月…  相似文献   
3.
Ⅴ型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或称膜性LN,约占LN的11%[1].病理改变以上皮侧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1995年WHO根据是否伴有肾小球系膜增生性改变,将Ⅴ型LN分为Ⅴa及Ⅴb型.Ⅴ型LN在临床、病理及转归方面均有不同于其他类型LN的特点,两个亚型之间也有所不同.本文报告33例经肾活检证实的Ⅴ型LN,分析两个亚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析其转归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肾活检54例,其中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30例,活检证实67%为系膜增殖型肾炎,其次为膜性肾病及微小病变型;血清HBsAg阳性16例,其中肾病综合征10例,病理改变以系膜增殖型为主;血尿待查14例中,以局灶性节段性系膜增殖型为主。文中对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止方法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氧化反应对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 ,8w后分 3组 :正常对照组 (SD组 )、糖尿病对照组 (DM组 )和糖尿病 +造影剂组 (CM组 )。其中CM组大鼠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入 76%泛影葡胺 ( 10ml/kg体重 ,3gI(iodine) /10ml) ,D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d后收集血标本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 ;取肾脏组织 ,测定肾组织丙二醛 (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组 (DM组 )的MDA含量与SOD活性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糖尿病大鼠注射造影剂 (CM组 ) 3d后MDA含量明显增加 ,SOD活性明显降低 ,与DM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病发生时 ,肾脏组织产生过氧化物增多、清除能力下降 ,提示氧化反应对糖尿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IL-10的表达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 选取22例SLE患者及2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根据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将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0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18.11±6.97)ng/L]相比,IL-10在SLE活动期组[(78.54±5.62)ng/L,P<0.01]及非活动期组[(30.36±10.98)ng/L,P<0.05]均有所增高,活动期组增高更为明显(与非活动期组相比,P<0.05).IL-10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SLE活动期,r=0.77,P<0.01;SLE非活动期,r=0.84,P<0.01),IL-10的水平与抗dsDNA抗体(r=0.71,P<0.01)、CRP(r=0.63,P<0.01)和CH50(r=-0.56,P<0.05)均相关.结论 IL-10在SLE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在疾病活动时更为明显,IL-10能反应疾病活动的程度,可以做为临床观察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2 6岁。因高血压 13年 ,孕 19周入院。患者于13年前体检时发现高血压 ,服用硝苯啶效果不佳。 5年前夜尿增多 ,每夜 2~ 4次。 4年前曾因鼻出血住院治疗。最近因怀孕血压明显升高 ,达 2 6 0 / 170mmHg ,伴两下肢凹陷性水肿。体检 :血压 2 6 0 / 180mmHg ,轻度贫血貌 ,腹部移动性浊音呈阳性 ,子宫脐下二指 ,两下肢呈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 :血钾2 .2mmol/l,尿蛋白 ,尿pH 7.0 ,尿钾 31.1mmol/ 2 4h ,尿香草基杏仁酸盐 (VMA) 81.8μg/ 2 4h。B超示单胎妊娠 ,两肾炎症性改变 ,多发性囊肿。中等量腹水 ,腹…  相似文献   
8.
木通中毒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与马兜铃酸肾病的联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中药木通中毒性肾损害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与马兜铃酸肾病的联系。方法 :通过3例木通中毒致肾损害的临床病理改变 ,复习文献 ,综合分析木通中毒性肾损害的临床特点 ,与马兜铃酸肾病作比较。结果 :3例患者均因服用含有大剂量关木通的“排石”汤后发生肾损害。其中 2例呈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需血液透析。另 1例呈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功能损害较轻 ,Scr1 32 μmol/ L,在停药 3个月后肾活检诊断为急性肾小管坏死。随访 8个月~ 1年 ,3例均演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集文献分析 ,显示木通中毒性肾损害的临床特点为 :1临床表现轻重不等 ,与药物中毒剂量大小有关。 2常有多种肾小管功能障碍。 3常呈持续性肾功能损害。结论 :木通中毒致肾损害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木通中毒性肾损害的临床特点与马兜铃酸肾病相似。两者是否属同一种病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含马兜铃酸中成药、中草药引起泌尿系损害的特点.方法:收集近5年就诊并随访的各类含马兜铃酸中药泌尿系损害病人123例,其中服甘露消毒丸者8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活检结果.结果:中药肾脏损害的临床类型主要有3种:非少尿型急肾衰(12例)、肾小管酸中毒(14例)及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97例),病理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慢性间质性肾脏损害.11例病人确诊为泌尿系移行上皮细胞癌,伴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均与甘露消毒丸相关.结论:短期大剂量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可以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长期间断小剂量服用该药可导致严重的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或肾小管酸中毒,甚至可引起泌尿系肿瘤.  相似文献   
10.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透对血清氨基酸谱的影响.方法:选取15例长期血透、病情稳定的患者,测定其普通血透前后的血清氨基酸谱;然后将患者改行高通量血透,持续进行3个月,再测定高通量血透前后的血清氨基酸谱,高通量透析期间嘱患者适当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另选1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①单次普通血透和高通量血透对血清氨基酸均无显著影响(P值均>0.05).②高通量血透前患者多种血清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浓度低于健康对照(P值分别<0.05和0.01);高通量血透3个月后,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得到明显改善,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和总氨基酸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值分别<0.05和0.01),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高通量血透不增加血氨基酸的丢失,持续高通量血透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可能与胃纳改善、营养物质摄入增加及代谢状态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