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老年人腰腿痛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针灸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往的临床观察已证实,针灸治疗中老年腰腿痛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能找到针灸治疗中老年腰腿痛疗效的客观指标,我们根据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在发生急症时,于血清中出现的一种反应物这一原理,对24例中老年急性腰腿痛患者进行针罐治疗前和针罐治疗基本恢复正常后血清中CRP的比较,来初步探讨针罐治疗中老年腰腿痛疗效的客观存在性.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从门诊病人中选择24例中老年急性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偏振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的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电针配合偏振光组(观察组)31例、电针组(对照1组)30例和偏振光组(对照2组)32例。观察组取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昆仑穴,行电针治疗,并配合偏振光照射;对照1组行电针治疗,取穴同观察组;对照2组行偏振光照射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5d后,3组VAS及血清MMP-3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偏振光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治疗后病变部位血清MMP-3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电针耳胃穴对溃疡病患者血浆PGE2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类胃俞穴”和胃俞穴对胃脘痛镇痛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例胃脘痛患者进行了电针“类胃俞穴”和胃俞穴镇痛作用比较,结果显示,电针刺激“类胃俞穴”镇痛效果优于电针刺激胃俞穴,其机理可能与内脏牵涉痛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膈俞穴为八会穴之一的血会,具有补血养血,活血化瘀的功能。 目的:通过针刺膈俞穴治疗血瘀证,探讨其对血瘀证的活血化瘀功能。 设计:随机对照,正常对照观察。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对象:选择2001—01/2002-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灸科住院的血瘀证患者65例。 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口服活血化瘀中成药龙血竭,4片/次,3次/d,15d为1个疗程。治疗组:取双侧膈俞穴,穴位常规消毒,用25mm毫针进针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5min,留针10min,再行平补平泻手法5min,留针10min,然后出针,1次/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6-酮-前列腺素后F10、血浆血栓素B2含量。临床疗效标准(治愈为舌淡红,脉和缓有力,肢体疼痛、皮肤黏膜瘀斑消失,痛经消失,偏瘫肢体基本恢复正常功能,麻木消失。有效为舌暗红,脉微涩,肢体疼痛减轻,皮肤黏膜疲斑减少,痛经减轻,偏瘫肢体部分恢复功能,麻木减轻。无效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②观察血浆6-K—P、TXB:含量及6-K—P/TXB2值。 结果:6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15,10);有效:(13,11)]。②血浆6-K—P含量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159.28&;#177;16.48),(117.25&;#177;16.47)μg/L,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133.51&;#177;13.97),(114.64&;#177;16.39)μg/L, P〈0.05]。③血浆TXB2含量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98.21&;#177;11.38),(110.45&;#177;1067)μg/L,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101.15&;#177;12.14),(109.21&;#177;11.58)μg/L,P〈0.05)。④血浆6-K-P/TXB2值: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1.621&;#177;20.203,1.101&;#177;0.316,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1.322&;#177;0.216,1.234&;#177;0.305,P〈0.05)。 结论:针刺膈俞穴可提高血浆6-K—P含量和6-K—P/TXB:值。降低TXB2含量,说明针刺膈俞穴通常调节血瘀证患者失衡的PGI2-TXA2系统,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丰隆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03-09/2005-12选择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武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丰隆组144例、药物对照组14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电针丰隆组:取双侧丰隆穴,选用30号2寸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以90°快速刺入,进针1.5寸,接LH20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等幅疏密波,电流强度12mA,频率2/100Hz,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d,共治疗29d。药物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片10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9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3个临床中心共纳入288例病例,247例完成临床研究,其中电针丰隆组127例、药物对照组120例。①药物对照组在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明显优于电针丰隆组眼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个月药物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28±0.10),(2.93±0.11)mmol/L;(1.15±0.03),(1.87±0.06)mmol/L;电针丰隆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56±0.11),(3.71±0.10)mmol/L;(1.22±0.04),(1.39±0.06)mmol/L,P<0.01演。②两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电针和药物在治疗后29d,治疗结束后1,2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针丰隆组分别为56.7%,57.5%,57.5%;药物对照组分别为62.5%,70.8%,74.2%,P>0.05)。结论:电针丰隆组和药物对照组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电针坐骨神经根干对急性坐骨神经痛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湖北中医学院92级研究生(430061)蔡国伟关键词坐骨神经痛/针灸疗法,坐骨神经根干,CRP,对比研究CRP为人体血清中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当人体发生急症时,CRP在血清中的含量明显增加。我们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中真菌Penicillium terrigenum RD 4-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真菌液态发酵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同时进行细胞毒活性和NO检测,探究其抗肿瘤与抗炎活性。结果 最终从Penicillium terrigenum RD 4-3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1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倍半萜类14-hydroxypetasol (1)、6-dehydropetasol (2)、isopetasol (3)、acremeremophilane G (4)、phomenone (6)、7-hydroxypetasol (7)、sporogen-AO1 (9)、petasol (10)、JBIR-28 (11)、JBIR-27 (12)、3-acetyl-13-deoxyphome (13)、penicilleremophilane A (14),以及苯的衍生物3-chloro-4-hydroxypheylacetamide (5)、phenols (8),其中化合物1(14-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