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胸腰椎损伤是门诊、急诊的常见损伤,该病不仅使患者身体支持功能丧失,还可造成脊髓和脊神经损伤而导致截瘫,甚至死亡.病人能否得到适当的治疗取决于对病变进行快速、准确和全面的认识,而螺旋CT扫描时间短、不需反复搬动患者,加之多层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VR)技术的应用,能准确了解胸腰椎损伤的程度和范围.笔者通过分析52例胸腰椎损伤的轴位图像及MPR和VR重建图像特点,旨在探讨该重建技术在胸腰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肾结核 (RenalTuberculosis)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 ,本文对 16例肾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肾结核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 1994年 6月~ 2 0 0 1年 6月间肾结核病例 16例 ,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1岁~ 45岁 ,均为单侧肾结核 ,其中 2例有明确家族史 ,9例有肺结核 ,14例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 ,2例经抗结核随访证实。使用西德SOMATOMAR·C型全身CT机进行上中腹部扫描。扫描层厚 5 -10mm ,每例均做平扫与增强扫描 ,造影剂为 6 0 %泛影葡胺按 1.5ml kg肘静脉团注。图像分析 …  相似文献   
3.
4.
颅内畸胎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肿瘤,约占脑内肿瘤的0.5%^[1],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现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畸胎瘤的临床资料及CT、MRI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2-45岁,平均34岁,均行CT、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后,浙江省赴四川卫生防疫队丽水小分队进驻四川省青川县某乡后,第一时间通过公共卫生快速评估,初步了解全乡基本概况、震灾影响、卫生资源、历史疫情、免疫规划、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信息,并立即分3个阶段、各有侧重点和有序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经过15 d的卫生干预后,对工作效果进行了评估.现将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甲状腺的病变CT诊断,国内报道较多,而MR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报道较少。作搜集了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37例,通过分析甲状腺癌的CT和MR的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湿肺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湿肺50例报告蓝芳乾张庆斌蓝俊雷玉萍李正伦赵光磊黄玉宝我院1965~1994年收治5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7例。年龄27~65岁,平均46岁。车祸挤压伤21例,塌方压砸伤12例,坠落伤8例,其它...  相似文献   
8.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啊在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的气管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层厚10mm,螺距为1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并对局部支气管加扫连续2~3mm薄层,在工作站进行MPR重建。结果12例中,16支病变支气管表现为支气管擘不同程度向心性增厚,管壁厚度约3~9mm.内壁呈浅波浪状。其中12支受累支气管范围较长,长度达30mm,占75%(12/16)。4支病变支气管壁出现钙化,12例均合并肺内结核,肺内结核病灶多数分布于病变支气管所属肺组织。结论螺旋CT可以有效显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变特征,结合MPR可以更加直观显示病变范围,有助于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8年以来对11例肺癌并胸水病例患者,用鸦胆子乳剂胸腔内注射,均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典型病例 例1、男性,68岁,因咳嗽胸痛5月,胸胀痛,痰中带血2wk,于1990年6月7日来门诊求医。5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督导对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2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运动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督导,即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由康复医师进行督促和康复评定指导,并与治疗师及时沟通反馈。在入组时和治疗90天后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量表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在治疗90天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督导在帕金森病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