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分析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归纳国外针灸临床研究趋势和发展规律。方法:检索分析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02年至2017年国外针灸RCT文献,统计针灸治疗病种(病症)数、文献篇数、作者国籍等,并与2002年WHO发布的《Acupuncture: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报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纳入研究的文献共297篇,涉及20个疾病系统,101个病症,其中有39个病症从Ⅱ类上升到Ⅰ类,2个病症从Ⅲ类上升到Ⅰ类,1个病症从IV类上升到Ⅰ类,有29个新的病症未在文献中报道;非疼痛类病症研究数量呈增长态势,以德、美、英三国文献数量和病症种类最多;各国针灸临床研究的热点各有侧重。结论:国外针灸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加,适宜病症范围不断扩大,但研究的热点与国内比较有较大差异,不同国家运用针灸治疗疾病时有明显倾向性,与当地的疾病谱、地域文化背景和政策法规等相关。应当继续加强对国外针灸适宜病症的相关研究,促进国外针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灸防治支气管哮喘历史悠久、疗效肯定,可以通过相关免疫分子机制及蛋白调控靶点起到调节免疫作用。通过回顾近年来关于针灸防治支气管哮喘免疫机制研究,总结发现针灸可从多个方面调节免疫功能,发挥防治支气管哮喘作用,分别是免疫启动阶段,下调肺内树突状细胞数量、抑制T细胞活化;免疫反应阶段,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和比例,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调节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水平,参与调节细胞因子IL-4、IL-5、IL-13等分泌,减轻气道过敏性炎症;效应阶段,调控关键信号分子PI3K/AKT等,改善气道结构重塑。今后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度挖掘和阐明针灸防治支气管哮喘免疫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从针灸出发创新哮喘防治策略,推动其在支气管哮喘治疗领域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