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来探讨搜风通络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作用机理。方法:6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搜风通络方治疗,疗程1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24h动态血压(ABPM),检测TNF-α、hs-CRP。结果 :搜风通络方能显著降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降低TNF-α、hs-CRP水平(P〈0.05)。结论:搜风通络方通过降低TNF-α、hs-CRP水平来改善动脉硬化程度,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2.
心病病位在心,与他脏关系密切,徐敏华教授主张心病从五脏论治。从肺论治注意补养肺气,或宣肺化痰;从肝胆论治善调肝气,养肝血,柔肝阴;从脾论治以益气行瘀、运脾调中为法;从肾论治常用益气温阳、利水化痰、益肾填精、交通心肾。只要辨证准确,整体调理,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中风病的发病病机为正虚邪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徐敏华教授认为在中风恢复期治疗上要标本虚实兼顾,升清降浊是关键,临证用药可多法并进,平肝通腑兼顾调补脾肾,活血搜风与化痰开窍通络并用,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介绍徐敏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的经验。认为本病多因患者素体虚弱,风热或湿热毒邪经口鼻或胃肠侵入机体,繁衍聚毒,正邪交争,正虚邪进,渗入营血,内舍心包,侵入心脉,直犯心体而发,气阴两虚、本虚标实之证为多,治疗强调标本兼顾,从五脏论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搜风通络中药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和辛伐他汀片40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搜风通络方(龟板、僵蚕、地龙、黄芪、丹参、当归、桑椹、茶树根、石菖蒲、泽泻)治疗,疗程16周.对比分析临床疗效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的24h、日间平均收缩压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MT、AASI及对照组IMT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更为明显,组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组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搜风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降压效果及改善动脉硬化程度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杞鹿健肾颗粒对阴阳两虚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24h动态血压水平、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杞鹿健肾颗粒,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治疗疗程为12周。结果:实验后脱落病例6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3例。根据中医症状疗效统计,治疗组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3%;对照组有效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23.33%;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2,P=0.034)。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压140mmHg百分比以及舒张压90mmHg的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治疗后治疗组PTH水平低于对照组(t=3.741,P=0.013)。结论:杞鹿健肾颗粒联合基础降压治疗可让阴阳两虚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一定降低趋势,并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对于该研究中的患者的PTH水平也有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伴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黄芪、当归、地龙、桑椹、丹参、茶树根、泽泻、石菖蒲等组成),两组均用降脂药氟伐他汀,疗程均为16周。结果:治疗组在缩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该方可能有消减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颈动脉硬化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类中药治疗颈动脉硬化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中药(黄芪、当归、地龙、桑椹、丹参、茶树根、泽泻等组成),对照组单用西药氟伐他丁,疗程均为16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降低动脉硬化指数,降低血纤维蛋白元及缩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该方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