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竹皮大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历代注家对该方认识不一,多数认为该方以竹茹为君药,旨在清热除烦,安中降逆,后世临床医生常遵此法,而对原条文中记载的"安中益气"重视不够。对此,笔者基于原文,经反复研读,认为竹皮大丸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的小建中汤在病机、症状、治法、方药上有诸多相似,两者乃是一脉相承,皆以甘温药物,清降阴火,但又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以外感病案为例,探讨了"伤寒金匮温病综合实训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反馈情况。对三部经典知识点予以整合,重点对临床思维、临床技能进行了训练,凸显了中医临床基础课的精髓,强化了自主学习观念与多种能力,适用于伤寒金匮温病三门课程系统学习之后的综合提高学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压动态变化(△CVP)与外周动脉压心排量监测( AP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8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进行晶体液500ml 30min内静脉滴入,并用飞利浦监护仪进行补液前后中心静脉压测量,计算△CVP;用APCO持续监测扩容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根据对扩容的反应(扩容后SV增加15%为有反应)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观察△CVP与APCO的相关性。评估△CVP在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共有3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本研究,扩容后有反应者占58.9%(23/39),反应组△CVP为(1.6±0.9)mm Hg(P﹤0.05),无反应组△CVP为(4.2±1.6)mm Hg(P﹤0.05),△CVP与△SV呈显著负相关性( r=0.654 P=0.038)。结论中心静脉压的动态变化是容量评估中的较好指标,可用来指导临床液体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