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建立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和亚型特异性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分型法.方法 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GenBank中登录的A~H 8种基因型HBV全基因组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建立nPCR分型法.该法在第一轮扩增基础上,第二轮分为3步扩增:第一步用Mix A扩增,检测B、D基因型和C1、C2亚型;第二步用Mix B扩增,检测A基因型;第三步用Mix C扩增,检测B1和B2亚型.应用该法检测68份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样本,并从中随机选取15份样本的PCR产物直接测序,以验证该法的准确性.结果 该法检测68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本中,23.53%(16/68)为B2亚型,11.76%(8/68)为C1亚型,48.53%(33/68)为C2亚型,1.47%(1/68)为D型,11.76%(8/68)为B2C2混合型,1.47%(1/68)为C2D混合型,1.47%(1/68)为B2C1D混合型.随机选取15份样本测序分型,结果 与PCR法一致.结论 nPCR分型法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检测A~D基因型和B1、B2、C1、C2亚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单胎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组(OS组)和舒芬太尼组(SF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术后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泵配方:OS组为羟考酮50 mg+舒芬太尼50μg+雷莫司琼0.3 mg,SF组为舒芬太尼100μg+雷莫司琼0.3mg。药液均用0.9%氯化钠溶液配至100mL,持续剂量1mL/h,冲击剂量2mL,锁定时间为10min。于术后6h、12h和24h记录随访活动时切口疼痛评分(NRS-M)、静息时切口疼痛评分(NRS-R)、宫缩痛评分(NRS-U)、镇痛泵药物消耗量、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OS组患者在各时点的NRS-M、NRS-R、NRS-U均低于SF组,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的消耗量也低于SF组(P0.05)。SF组术后恶心发生率高于OS组(P0.05),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眩晕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行PCIA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舒芬太尼,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对股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止痛效果。方法:将股动脉穿刺处并发出血、淤血、血肿导致穿刺伤口剧烈疼痛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喷撒型粉剂均匀喷洒伤口,每日2次,连续3d;对照组以传统的磁疗方法治疗15min,每日1次,连续3d。分别记录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淤血、血肿部位止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和消肿情况。结果:实验纽和对照组止痛起效平均时间分别为(18.4±6.2)min和(48.5±13.7)min(P〈0.01);治疗24h后,实验组75%的患者无痛,25%的患者有轻、中度疼痛,对照组100%患者存在轻、中、重度疼痛(P〈0.01);治疗72h两组血肿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用于股动脉穿刺伤口血管并发症治疗止痛效果好,操作简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方法用本实验室建立的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法,对54份新疆维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进行HBV基因型及亚型分析。随机选取11株经nPCR法鉴定为D基因型的样本,同时进行PreS/S区及PreC/C区测序以鉴定D基因亚型。随机选取2株D型HBV进行基因组全长扩增并克隆测序。从GenBank下载75株各国HBVD1亚型参考序列,根据Kimuratwo-parameter法计算中国新疆地区与其他国家的HBVD1亚型株进化距离。结果新疆维族人群HBV感染以D基因型为主,占66.67%,同时存在B(5.56%)、C(5.56%)基因型及混合感染(22.22%)。新疆存在D1和D3两种亚型,以D1亚型为主。新疆D1亚型与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等国及中东地区土耳其、伊朗、埃及等国的进化距离较近。结论新疆维族慢性乙肝患者中D基因型为优势株,主要为D1亚型,其进化距离与中亚中东等国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常见肝病之一,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是西医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湿热蕴结型方选茵陈蒿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方选膈下逐瘀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方选一贯煎加减;脾肾阳虚型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肝郁脾虚型方选逍遥散加减。中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保护肝脏,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而且在减轻患者腹胀,腹水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不错的临床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可以兼容中药和西药两者共同的优势,取长补短,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探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分裂痣切除后下眼睑缺损的效果。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眼睑分裂痣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4~29岁,平均20.45岁。上眼睑切除后缺损行推进皮瓣或植皮,下眼睑分裂痣切除后根据皮肤缺损形态及面积行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11例患者术后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并评价本室创建的方法和日本Naito 等建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分型法.方法 分别用新方法和Naito法检测系列稀释的含有A、D基因型和B1、C2亚型HBV基因组的质粒及不同浓度比例的B1/C2亚型混合质粒,评价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此外,用该两种方法分别对深圳市、河北邯郸市、新疆乌鲁木齐市送检的113份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分型,并对该两种分型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血清样本,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对单一型别的质粒样本灵敏度无差异,但新方法对B/C混合型质粒样本的灵敏度及对各型别质粒样本的特异度明显优于Naito法.该两种方法检测单一基因型血清标本的灵敏度无差异,但新方法对B/C混合型血清样本的检出率更高.该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83.2%(94/113),不一致率为16.8%(19/113).从两法分型不一致的19份血清标本中,选取15份以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分析,结果与新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而与Naito法不一致.结论 本室建立的HBV型特异性引物-PCR基因分犁法具有较高灵敏度,其特异度也明显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Naito法,适用于HBV 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红芎灌肠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制元胡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测出金银花、制元胡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对所选药物金银花、制元胡的分析方法可靠、阴性对照无干扰。可用于红芎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摘要: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 TIAP)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主要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或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等领域[1]极大的改善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上臂植入式输液港选择从左上肢或右上肢静脉穿刺并植入。与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植入相比,经上臂植入输液港植入有穿刺成功率高,无发生气胸、血胸的优势。上臂式输液港在临床使用中的并发症有:感染、血栓、堵塞、移位、导管断裂或者滑脱等[2-4],其中,导管断裂或者滑脱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理。本文通过上臂式输液港导管滑脱至心脏及肺动脉的处理过程,系统地回顾该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处理措施。以期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提供处理此类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