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高师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188名高师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高师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问题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针对高师学生人格特征.应提高其情绪稳定性水平;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功能,防止有心理病态倾向者产生心理问题:对胆汁质、胆汁一抑郁质气质类型高师学生,应实施入学时普查筛选、学途中定期咨询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稳定高糖及糖波动条件对体外纯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谷氨酸(glutamate,Glu)释放量的影响,以及补肾活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抗体联合两步纯化法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RGCs,将其分别置于模拟正常条件、稳定高糖条件及糖波动条件下进行培养,并以补肾活血中药复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中药干预组,稳定高糖组、稳定高糖中药干预组、糖波动组、糖波动中药干预组;分别在试验干预24、48、72h后,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各组细胞外液中Glu的含量(mg/L),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波动组24h时RGCs的Glu释放量[(256.33±25.73)mg/L]较同期正常对照组[(134.22±9.14)mg/L]及稳定高糖组[(141.17±22.13)mg/L]均明显增加(P0.05)。正常中药干预组的Glu释放量在24h[(124.50±10.30)mg/L]及72h[(30.17±2.97)mg/L]时段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稳定高糖中药干预组24h[(127.50±16.94)mg/L]、48h[(26.17±3.99)mg/L]及72h[(27.67±3.49)mg/L]时段的Glu释放量均较稳定高糖组降低(P0.05);糖波动中药干预组RGCs的Glu释放量在24h[(228.33±18.41)mg/L]、72h[(28.00±2.41)mg/L]均较糖波动组降低(P0.05)。结论糖波动条件能明显增加RGCs的Glu释放量,导致大量Glu在细胞外聚积,细胞外高浓度Glu聚积最终引发RGCs神经兴奋性毒性,加剧细胞损害;补肾活血中药能在一定程度降低稳定高糖及糖波动条件下RGCs的Glu释放量,减轻Glu神经兴奋性毒性作用对RGCs的损伤,这可能是补肾活血中药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P)的药物干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邓小艳  关玮丽  米珍 《河北中医》2016,(8):1216-1219
目的 观察雷火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92眼)干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46眼)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双眼治疗,治疗组23例(46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Ⅰtest,SⅠ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眼部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UT、SⅠt均升高(P0.05),FL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升高BUT、SⅠt,降低F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零花钱现状,探讨小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有效策略。方法对庆阳市西峰区2所重点小学5、6年级的153名学生采用自编“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零花钱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通过访谈和观察所获资料进行补充分析。结果城市小学高年级学生月平均消费额偏高,消费结构出现偏斜,部分学生消费观念不正确。结论应将理财教育纳入小学德育和生活常识课教学中,适时矫正小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5.
例1 女性,52岁.因"双眼视力渐降1年,左眼重"于2010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视力:VOD 0.3、VOS 0.05,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呈灰黄色及散在点片状色素斑,病变已累及黄斑,黄斑结构不清,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视盘边界清楚,色淡红(图1A、2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在造影早期暨动脉期双眼视盘周边及其颞侧见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呈点片状高低荧光柑间改变(图1B、2B),视网膜动脉变细,黄斑区见高低荧光相间改变;右眼视盘见环形斑,左眼视盘边界清楚.造影过程未见荧光素渗漏.眼科诊断:双眼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症.  相似文献   
6.
尽管体内实验更接近真实状态,但体内实验影响因素较多,受多种因素干扰.建立合理的体外培养视网膜细胞高糖损伤模型,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特性、药物作用机制和功能重建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Müller细胞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高糖损伤模型的建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米珍 《家庭育儿》2020,(2):0099-0099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之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构建、培养学生心理核心素养的教育模式也成为当前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从核心素养下小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两方面进行研究,为小学教育提供重要的指导,希望教师能够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核心素养的内化。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0岁。因左眼视力模糊2个多月,于2010年3月29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眼病及全身疾病病史。家族中类似病史不详。查体:右眼视力:0.7左眼:0.15,均矫无助。一米光定位准确,红绿色弱。双跟角膜清,KP(-),AR(-),前房深浅正常,虹膜纹理清,瞳孔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皮酚磺酸钠对小鼠实验性免疫性结膜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72眼)Balb/c小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1%丹皮酚磺酸钠组(C组)、2%丹皮酚磺酸钠组(D组)、色甘酸钠滴眼液对照组(E组)、奥洛他定滴眼液对照组(F组),每组6只。以鸡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免疫B、C、D、E、F组建立免疫性结膜炎动物模型;7 d后,A组和B组予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滴眼,C、D组分别予1%、2%丹皮酚磺酸钠滴眼治疗,E、F组分别予色甘酸钠、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用药5 d,最后1次用药后进行眼部临床症状评分。以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检测结膜组织切片肥大细胞脱颗粒(MCD)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的卵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OVA-s IgE)、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4(IL-4)水平。所得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各组间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72,P<0.001),其中B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01),C、D、E、F组的症状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各组间肥大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28,P<0.001),B组及各用药组肥大细胞脱颗粒计数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C、D、E、F组小鼠血清中OVA-s IgE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A、C、D、E、F组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IL-4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丹皮酚磺酸钠对实验性免疫性结膜炎具有治疗作用,能够稳定实验性免疫性结膜炎小鼠眼结膜组织中肥大细胞,抑制活化脱颗粒,下调小鼠血清中OVA-sIgE、IL-4水平及上调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关玮丽  米珍  钱金凤 《眼科》2015,24(1):64-65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已成为广泛应用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其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手术源性散光低、手术安全稳定和术后视力恢复快。然而,对于初学白内障手术者,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转变为超声乳化手术并非易事,术中、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文献报道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约3.8%~7.7%[1]。我们采用晶状体核翻转技术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69例(380眼)取得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