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止颤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止颤颗粒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加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UPDRS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病例108例,治疗组57例,对照组51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UPDRS量表总分及分项Ⅲ(运动检查)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UPDRS量表总分及分项Ⅲ(运动检查)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分及主要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总分及主要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期间共出现不良反应2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1例;治疗前后,受试者血、尿、粪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可能直接与试验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止颤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的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上海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为上海市中医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依据,采取随机抽样法,对全市16个区县、25所医院,2008年至2010年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味数及剂量展开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三年来全市单张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和剂量使用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均高于同期文献报道水平,其中妇科饮片在剂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药味数呈现增长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饮片处方质量控制总体稳定,单张处方药味数仍有下降空间,应进一步加强饮片质量控制,提高中医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联合应用止颤颗粒和美多芭,观察止颤颗粒是否具有增强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小鼠亚急性PD模型,105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止颤颗粒低剂量(3.5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中剂量(9.0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高剂量(22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22 g/kg)组、美多芭(50 mg/kg)组。采用转棍法和爬杆法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结果 止颤颗粒低剂量+美多芭组与美多芭组相比,纹状体内DA的水平、TH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提高,而且PD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止颤颗粒组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结论 止颤颗粒可增强美多芭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止颤颗粒低剂量与美多芭合用可适当减少美多芭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止颤汤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大于14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大于8分的帕金森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止颤汤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积分、HAMA评分和HAMD评分。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UPDRS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治疗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止颤汤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6.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是一种危害中老年人的严重的病症,给病人及家人都会带来很大的痛苦。要预防中风,就要了解中风发作的早期或先兆期的症状有哪些,这样才能根据症状来识别,帮助中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如奎主任医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师从事神经系统疾病医教研工作近50年,尤其对帕金森病有着深入的研究。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三载余,目睹大量患者经李师经验方"止颤汤"加减治疗后,震颤、僵直等运动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明治"、微信微格联合教学法在神经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三明治"、微信微格联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后60名学生采用统一评分表进行考核,比较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在查体项目遗漏、操作手法欠缺、查体顺序混乱的累计次数上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三明治"、微信微格联合教学法能明显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止颤方加减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肝肾不足型P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结合补肾止颤方加减口服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7例患者脱落或剔除,对照组8例患者脱落或剔除,最终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12周、2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UPDR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UP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MSS、PDQ-39、F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NMSS、PDQ-39、F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肾止颤方加减可有效改善肝肾不足型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运动症状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神经复原方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口服神经复原方和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3个月为1个疗程.每隔3 个月服1 个疗程,共服4 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脑梗死复发率为6%,对照组为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缺血性事件(包括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vs28%,P〈0.05).治疗组治疗后6 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复原方联合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