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氢化考的松(简称氢考)对扩髓引起的脂肪肺栓塞的影响并探讨最佳预防剂量.方法 选择下肢长骨骨干骨折髓内钉植入术和股骨头坏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共800例.随机分成氢考组(治疗组)及相应对照剂量的地塞米松(简称地米)组(对照组),每组又根据剂量大小分成不同的亚组.观察不同组别扩髓过程中及术后2 d发生脂肪肺栓塞的几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脂肪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下降,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mg氢考亚组可起到有效预防脂肪肺栓塞的作用,而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剂量对进一步减少脂肪肺栓塞发生率没有明显作用.结论 氢考可以预防脂肪肺栓塞的发生,100 mg氢考术前5 min静推可以作为扩髓前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农民。因发作性咳嗽、咳痰、喘息30年,加重5d,于2002-12-28入院。患者30年来,每于感冒、劳累、用力、饱餐后及平卧位时诱发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伴喘息、不能平卧,上述症状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可于坐起后自行缓解或予平喘及对症治疗后好转。与季节、气候变化无明显关系。发作时无畏寒、发热、盗汗,亦无咳嗽及深呼吸时胸痛发作。体重无减轻。当地医院曾以“支气管哮喘”或“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给予平喘、解除支气管痉挛、抗过敏、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喘憋时有发作,1年发作数十次。5d前感冒后诱发上述症状,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不同钙通道阻滞剂联合叶酸对老年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Hey,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纳入2011年6月至2014月6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原发性H型高血压Ⅰ~Ⅱ级患者90例,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66.9±3.5)岁。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和非洛地平缓释片组,每组30例,均联合叶酸连续口服药物4周。按时监测血压,并予试验开始前、治疗4周时进行血浆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结果 3种钙通道阻滞剂联合叶酸均可降低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血浆Hcy水平,且苯磺酸氨氯地平组降低收缩压的幅度和血浆Hcy水平大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NO和SOD水平升高,ET-1和MDA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钙通道阻滞剂联合叶酸可用于降低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血浆Hcy水平,且以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叶酸为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疑似或明确冠心病患者119例,入院后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脉狭窄程度。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和病史,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和ADM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H型高血压组Hcy、ADMA水平和冠心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均0.05);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P均0.05);冠心病患者Hcy水平与ADMA水平和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和ADMA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Hcy和ADMA水平均显著升高,Hcy水平与ADMA水平和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Hcy和AMDA均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检测Hcy和AMDA水平或可用于预测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55岁,农民,反复眩晕、腹痛、恶心、呕吐伴腹泻3个月于2004年7月8日入院治疗.患者3个月前因癫痫大发作后自服苯妥英钠500 mg(一次极量300 mg),约2 h后出现眩晕、剧烈上腹痛、伴恶心、频繁呕吐、水样泻.当地乡医对症治疗2 d无效而送县医院就诊,经测血淀粉酶1 670 U/L,尿淀粉酶1 200 U/L,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出院.出院后约1个月因癫痫复发再次服用苯妥英钠600 mg,服约后约2 h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畏光、不能行走、稍微变动体位即眩晕呕吐。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hypothyroidism ,甲减 )是内分泌科常见病 ,在临床工作中 ,有些患者由于症状不甚典型而造成误诊误治 ,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笔者现分析误诊原因 ,以提供临床线索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 990— 2 0 0 0年 ,我院甲减误诊 1 8例 ,其中男 5例 ,女 1 3例 ;年龄 3 0~ 70岁 ,平均 43岁。误诊为冠心病 1 0例 ,肾功能不全 3例 ,心包积液 2例 ,缺铁性贫血 2例 ,脑梗死 1例。1 0例误诊为冠心病患者 ,皆因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入院。描记心电图示 :均为窦性心动过缓 ,T波低平倒置 ,低电压 ,Q…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脂、降压、扩张冠状动脉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颗粒剂(1剂/d)口服、心脉隆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1次/d)。2组患者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血浆NT-proBNP、CRP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100),对照组为74%(74/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EF、SV、C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NT-proBNP、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LVEF、S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NT-proBNP、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CI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心脉隆注射液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及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糖尿病肾病(DN)最早期的生化表现也是肾病进展和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标记。本研究通过测定mALB和纤维蛋白原(FIB),探讨FIB与DM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预防急性肺血栓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在预防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方法48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即空白对照组、栓塞对照组、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防治组(中药组)、华法林组。每只兔均经耳缘静脉取血,制成自体血栓栓子备用。4组均给予常规饲料喂养,中药组加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作用的中药灌胃,含生药0.8g/kg,华法林组加华法林溶液灌胃,0.06mg/kg,每日1次。空白对照组、栓塞对照组同时给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分别经右股静脉注入自体血栓栓子,于栓塞后1h,4h采血测定动脉血气分析、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并于4h后处死兔,进行肺病理学观察。结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栓塞后病理损伤明显轻于其他组,注入栓子1h,4h后,中药组NO、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高于栓塞对照组(P〈0.05),ET-1,TXB2均低于栓塞对照组(P〈0.05),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栓塞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NO,PaO2高于华法林组,ET-1低于华法林组,PaCO2和TXB2与华法林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应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可减轻APTE后肺缺血损伤,改善缺氧状态,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分泌血栓素A2(TXA2)。此法在预防APTE方面具有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水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率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随访观察12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并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检测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因子4(PF4)和D-二聚体(D-dimmer)水平。结果治疗组ISR发生率8%,对照组为13%,治疗组ISR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GMP-140、PF4和D-dim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可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GMP-140、PF4和D-dimmer,对PCI后ISR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