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早发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和住院率不断增加,其起病突然,再发心肌梗死率高,须引起医者重视。“上守神”是《黄帝内经》针刺治疗的总纲,其本意为医术精湛的大夫通过候脉之气血,以行补泻之法,虽言针刺,实则诸治皆然。以中医经典为基,立足于临床,结合早发冠心病的病机,从“守脉之神,以察气血变化”和“守心之神,以知神明所主”的角度进行理论阐发,提出以益气活血、通脉养神为基础,以理气解郁、宁心安神为关键的诊疗策略。认为在“上守神”思想的指导下,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能够气血同调、标本兼治、心神皆顾,以期为早发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与借鉴。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同样好发于女性;临床实践中乳腺癌并发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屡见不鲜,文献研究亦证实乳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乳腺与甲状腺均为内分泌器官,且同受下丘脑-垂体-腺体轴调控,因此两者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就乳腺癌和甲状腺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早发冠心病起病隐匿、发病急骤、预后欠佳。结合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特点,气血失和是发病之基,神不安位是加重因素,迁延心之功用失职。“上守神”思想强调“守脉之神”与“守心之神”两者间的正常维系,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高度契合。本文以中医经典为基,立足临床,通过对“上守神”思想进行经典释义,结合早发冠心病的病机进行理论阐发,提出从“守脉之神,以调气血之失和”和“守心之神,以安神明之正位”的角度辨治早发冠心病。建立“气血同调发伊始,畅心宁神贯始终”的防治理念,形成畅脉宁神经验方,以期在“上守神”思想指导下为早发冠心病的临床诊疗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易损斑块病理形态及外膜滋养血管(vasa vasorum,VV)通透性的影响,并以VV为靶点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采用健康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妙勇安汤组(11.7 mg·kg~(-1)·d~(-1))和辛伐他汀组(2.6 mg·kg~(-1)·d~(-1)),给予添加1.1%L-蛋氨酸的高脂饲料喂养;以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喂养8周后进行模型评价,在模型成功基础上,持续药物干预8周,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的病理形态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斑块外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血管内壁斑块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主动脉内壁斑块面积显著减少(P0.01);四妙勇安汤组主动脉内壁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外膜MMP-9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与四妙勇安汤组MMP-9阳性表达明显减小(P0.01);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四妙勇安汤组MMP-9阳性表达明显减小(P0.01)。结论:四妙勇安汤能减轻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通过调节MMP-9,TIMP-1的表达,降低斑块外膜VV通透性,稳定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5.
方子寒  漆仲文  谢盈彧  张军平 《中草药》2018,49(14):3441-3445
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新生血管的参与,促进或抑制血管新生被认为是控制疾病发病进展的关键因素。中药因其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血管新生显著的干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斑马鱼模型作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也为血管生成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基于斑马鱼动物模型实验,以中药单体、有效部位、复方及中成药等为研究对象,对中药干预斑马鱼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斑马鱼实验模型的进一步开发应用以及中医药干预血管新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疼痛是情绪上的不良感受,并伴随潜在或存在的病理损伤,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与伤害刺激的预警,自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其列入疾病分类以来,慢性疼痛不仅仅是一个病症,更作为一个病种,对相应的诊疗手段及治疗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学对痛症的研究浩如烟海,但对急、慢性疼痛并没有严格区分。因此,探究并梳理慢性疼痛的中医学认识,归纳总结其发病特点,并基于此进行临床应用,颇具现实意义。通过对张军平教授临床辨治慢性疼痛病案的整理分析,归纳了慢性疼痛的病机特点是“形-气-神”失和,具体表现为气血失和、形神失和、阴阳失和,结合慢病防治“贵在调和,妙在纠偏”的心得体会,提出了“调补气血,以和为期”“燮理阴阳,平调寒热”“调摄心神,正念干预”三法及代表方药,明确了“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序贯治疗,动态干预”的治疗策略,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慢性疾病在临床中呈现出临床前期-临床期(发作期、缓解期)-临床治愈/迁延的演变规律,其发生发展受到四时气候、疾病轻重、个体差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以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主线,将中医三因制宜思想融入到序贯理念中,提出中医药序贯干预模式,形成了早介入、多疗程、可动态的个体化策略,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结合...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的主要临床危险在于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性。斑块内新生滋养血管(Vasa Vasorum,VV)具有结构缺陷,其脆性大、渗漏性高,容易破裂出血,促进炎症反应,也为血细胞及血液可溶性成分进入斑块提供通道,促进AS斑块的形成,并且与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深入研究VV的功能及关键信号途径在AS中的作用,有望从根本上阻止稳定斑块发展为易损斑块,或者阻止不稳定斑块破裂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新生VV在AS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以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稳定AS易损斑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观察四妙勇安汤干预AS易损斑块的效应,并以滋养血管(Vasa Vasorum,VV)新生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其起效的机制和靶点。方法:将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四妙勇安汤组,采用添加1.1% L-蛋氨酸的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AS易损斑块模型,并以C57BL/6小鼠作为对照。连续给药8周后,采用HE染色观察斑块的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斑块内与主动脉外膜VV密度以及斑块内巨噬细胞的聚集情况;检测血清TC、TG、LDL-C、HDL-C等血脂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α-Apelin/APJ信号通路的关键节点蛋白。四妙勇安汤能够显著改善小鼠主动脉斑块病理形态,减小斑块面积及斑块与管腔面积比,增加最小纤维帽厚度以稳定斑块,且四妙勇安汤对纤维帽厚度的改善明显优于辛伐他汀;可有效抑制斑块内与血管外膜VV新生,降低斑块内巨噬细胞含量。四妙勇安汤可有效降低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但对血清HDL-C水平无明显的改善作用。四妙勇安汤可降低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且其作用优于辛伐他汀;下调主动脉Apelin蛋白、APJ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hospho-MEK1/2(Ser217/221)、Phospho-p44/42 MAPK(Erk1/2)(Thr202/Tyr204)、Phospho-p70 S6 Kinase(Thr421/Ser424)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四妙勇安汤可通过调节HIF-1α-Apelin/APJ信号通路,抑制VV新生,从而稳定AS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深入研究,促进易损斑块的稳定性成为As新的治疗理念。在As"由内而外"学说中血管内膜的病理改变成为始动因素,然而近年研究表明外膜新生滋养血管(VV)在As"由外向内"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总之,对于As的治疗已从保护血管内膜转变为调节外膜V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