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慢性前列腺炎类似于中医“白淫”、“尿浊”、“精浊”、“淋浊”等病。在《素问·痿论篇》中,“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为白淫”。对于该病的症状作如下的描述:《灵枢·五癃津液别》谓:“阴阳不和,则溲液益而下流于阴,髓疸皆减而下,下过渡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对于本病的病因,《诸病源候论》说:“劳伤于肾,肾气虚冷故也”,“胞冷肾损,故小便白而浊也”。张介宾则认为:“相火旺动,移热膀胱,则此皆白浊之因热也”。关于治疗,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主张“导其湿热,命门火衰者”,“宜以八味丸加菟丝子…  相似文献   
2.
王荫卿副主任医师潜心研究中医古典医著,从事临床工怍四十余年,不仅在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对历代各家的学说有较深的研究,而且对许多病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曾随王老临症,每多受益,现将其临床经验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老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我有幸于 70年代聆听其讲课 ,80年代在他领导的科研组进修。王老师善于将中医理论与临床巧妙结合 ,治病出其制胜。他将古方及前人经验灵活运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新病种 ,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上都有很大创新 ,开创了中医治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纪元。十几年来 ,我们运用其学术思想于临床 ,反复体味先生的治病思想和方法 ,现将本人学用王老师经验的一点体会写出与同道共偿。1 头 痛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病之一 ,慢性复发性头痛尤多见。王老师讲“此类病我们看到的是肝阳”,对于此病疗效如何 ?“在于重用川…  相似文献   
4.
化疗药对恶性肿瘤病人的白血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病人化疗后白血球下降严重,不得不终止化疗.更有甚者即便停止化疗其白血球仍然不能升到正常.近年来笔者自拟滋肾生血汤治疗30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解肝煎由陈皮、半夏、厚朴、茯苓、苏叶、芍药、砂仁、生姜组成。王老有一口诀云:“解肝调气有秘法,陈苓夏朴芍苏砂。”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他在临床中凡遇胸膺满闷、脘腹胀痛、呕恶嗳气、不思饮食,腹冷便溏、舌苔白厚或腻、脉弦或滑或濡等,率先用此,多能取效。  相似文献   
6.
化疗药对恶性肿瘤病人的白血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病人化疗后白血球下降严重,不得不终止化疗。更有甚者即便停止化疗其白血球仍然不能升到正常。近年来笔者自拟滋肾生血汤治疗30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临床运用董建华教授治胃脘痛经验的体会温治江董老认为胃的生理功能在于“降”,“胃主通降,脾主升运”。胃的病理特点在于“滞”,无论六因或七情所致胃病,最终导致脾胃升降失常,久则由实转虚,治胃病,关键在于通。分为实证虚证实证分在气、在血,虚证分阴虚、阳虚。...  相似文献   
8.
王荫卿老中医治疗肺结核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王荫卿副主任医师年近七旬,从事中医临床实践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肺结核用药独特,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治法与方药;肺结核属于中医“肺痨”,“痨瘵”范畴,王老认为治法应该杀虫解毒,通利二便以祛其邪;滋阴散结,以固其本。一经确诊为臃结核,均可以用自制汤药方加减治疗。基本方如下:马齿苋、忍冬藤、连  相似文献   
9.
王荫卿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精于医理,学验俱丰.临床善于辨证论治灵活运用专方.对解肝煎的运用尤为得心应手.现将其临床经验简介于下:解肝煎乃张景岳之方,王老用于临床数十年,据病情稍事增减治验很多,该方由陈皮、半夏、厚朴、茯苓各5g,苏叶、芍药各3g,砂仁2g,生姜3至5片组成.《是岳全书·新方八阵》云:“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阴滞等症…….”此方陈皮、半夏理气降逆化痰;厚朴、茯苓宽中燥湿健脾;苏叶宣畅肝胃之气;芍药敛阴柔肝缓急而止痛;砂仁辛香,开胃醒脾;生姜温中止呕.临床凡遇胸膺满闷,脘腹胀痛,呕恶暧气,不思饮食,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疗效分析温治江,金翠萍巴盟医院(015000)缺血性中风发病率高,致残后恢复较困难。近年来我们选了一些病人,运用中医辨证为主,西医对症治疗为辅,分型论治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收到一定成效,现将30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