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RUNX3基因在6种不同肝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51例肝癌组织、23例肝增生结节组织、40例肝硬化组织、9例乙肝组织、5例脂肪肝组织和14例正常肝组织的RUNX3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例肝癌组织中弱阳性率、中度阳性率、强阳性率分别为41.18%(21/51)、3.92%(2/51)、3.92%(2/51);23例肝增生结节组织中弱阳性率、中度阳性率、强阳性率分别为60.87%(14/23)、4.35%(1/23)、13.04%(3/23);加例肝硬化组织中弱阳性率、中度阳性率、强阳性率分别为30.00%(12/40)、22.50%(9/40)、35.00%(14/40);9例乙肝组织中弱阳性率、中度阳性率、强阳性率分别为44.44%(4/9)、11.11%(1/9)、44.44%(4/9);5例脂肪组织中弱阳性率、中度阳性率、强阳性率分别为0%(0/5)、20.00%(1/5),80.00%(4/5);14例正常肝组织中弱阳性率、中度阳性率、强阳性率分别为0%、0%、100%(14/14).前三者与后三者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UNX3基因的蛋白表达在肝癌形成过程中随癌前期病变向癌的方向发展呈递进性下降,RUNX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渐进性下降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肠钙黏连蛋白(liver-intestine cadherin,LI-cadherin)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和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I-cadherin蛋白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CCK8、克隆实验、Transwell、流式细胞术检测LI-cadherin基因干扰后MKN28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情况;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干扰LI-cadherin后对NF-κB活性的影响。结果 LI-cadherin在慢性胃炎中不表达,在中+高分化进展期胃癌中表达升高,在低分化进展期胃癌中表达降低;干扰LI-cadherin后,MKN28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数目及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干扰LI-cadherin后导致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干扰LI-cadherin后,NF-κB信号的活性降低,核易位减少。结论 LI-cadherin蛋白在中+高分化进展期胃癌组织表达明显升高。干扰LI-cadherin表达后,MKN28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明显减低。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细胞周期素(Cyclin D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Cyclin D1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RUNX3、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RUNX3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2469±0.0708;相应癌旁组织中相对值为:0.7091±0.17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036,P<0.01).(2) RUNX3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3) Cyclin D1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7769±0.1456;相应癌旁组织中相对值为:0.2860±0.1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158,P<0.01).(4) 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5)胰腺癌中RUNX3基因的mRNA表达抑制与Cyclin D1基因的过表达呈明显相关(r=-0.320,P<0.05).结论 RUNX3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mRNA 表达抑制,Cyclin D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mRNA过表达,RUNX3表达抑制或缺失及Cyclin D1过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中RUNX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RUNX3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巾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提取肝组织样本的总RNA(包括65例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6株肝癌细胞株及1株正常肝细胞株),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检测标本中RUNX3 mRNA的表达水平,并经Western blot法验证.结果 (1)对照组(癌旁组织)RUNX3 mRNA表达量为肝癌组(癌组织)的4.2倍.41例(63.08%)肝癌组织中的RUNX3 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织显著下调:下调8倍以上者17例,下调4倍以上者21例,下调2倍以上者3例.(2)66.67%(4/6)肝癌细胞株RUNX3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肝细胞株明显下调.(3)RUNX3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在肝癌组织中 RUNX3的表达与患者肝硬化(P=0.028)及组织分型(P<0.001)相关.结论 RUNX3基因的缺失或低表达可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6例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未发生出血、感染、血栓及胰瘘等并发症;手术时间2.5~4h,平均2.8h;术中出血100~500ml,平均(176.7±158.8)ml;术后住院(8.5±1.8)d。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溶血性贫血及胆囊结石安全、可靠,具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8年我科收治的7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中青年患者心肌梗死(MI)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03例中青年MI患者(MI组)、157例非MI的冠心病患者(非MI组)及17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检查血清尿酸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MI组和MI组UA水平明显增高.而后者更高。3组血清尿酸增高率分别是17.8%,35.0%和68.9%;在高UA水平,MI患者占45.1%,而低UA水平,MI患者占14.5%,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中青年患者MI的发生与血清尿酸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上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保留胰脾时,清扫No.10、11淋巴结的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86例腹腔镜保留胰脾清扫N0.10、11淋巴结的中上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结果清扫N0.10淋巴结1~15个,(3.8±1.6)个,No.10淋巴结转移率15.1%(13/86);清扫No.11淋巴结1~12个,(3.2±1.3)个,No.11淋巴结转移率11.6%(10/86)。无一例因术中损伤脾血管或脾实质而中转开腹。未出现No.10、11淋巴结清扫相关术后并发症(如脾门区出血、脾缺血或坏死、胰漏等)。结论中上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保留胰脾清扫No.10、11淋巴结是安全、可行的术式。对脾门血管变异充分认识,仔细解剖和正确找到脾门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人口是彻底清扫No.10、11淋巴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如何减少术中出血是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Habib研制了一种新的切肝设备即RITA 1500X(美国)射频消融仪辅助的肝切除,它几乎可以在不出血的状态下完成肝切除[1]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