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2003年笔者用指压攒竹穴的方法治疗呃逆26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儿童康复科住院期间感染肺炎的脑瘫患儿402例。结果 402份痰标本中共分离到菌株291株,检出率72.4%,其中革兰阴性菌259株(89.0%),革兰阳性菌26株(8.9%),真菌6株(2.1%)。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2.6%)、肺炎克雷伯菌(24.4%)和铜绿假单胞菌(14.4%),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酶率分别为58.9%、59.2%),产ESBLs菌的平均耐药率为55.5%,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为5.0%。铜绿假单胞菌的平均耐药率34.9%,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敏感。结论脑瘫儿童H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两者产ESBLs菌检出率达58%以上,平均耐药率为55.5%,可指导临床首次经验性选药,以提高脑瘫儿童HAP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多见于手工劳动。因伸屈时出现“咔嗒”弹响声,故名“弹响指”;又因屈指时可突然屈曲似板机样。故又称为“板机指”。患常因指关节周围疼痛和手指屈伸活动受限而影响工作和生活。以往多采用中草药外洗、外敷、按摩以及局部药物封闭注射等方法治疗;部分患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疗效也不满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身,褪瘀汤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的方法,对16例腰椎骨质增生患者进行治疗。结果16例患者全翻临床治愈。结论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来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技术结合诱发电位(EPs)对预测高危新生儿运动发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12例儿童神经康复科门诊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分别在GMs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进行GMs评估和EPs检测,连续随访并在纠正年龄12月龄时根据2006年脑瘫(CP)诊断标准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确定其运动发育结局,计算全身运动质量、诱发电位以及两者结合的预测效度。结果 112例研究对象运动发育结局,脑瘫26例(23.2%)、运动发育迟缓14例(12.5%)、正常72例(64.3%)。扭动运动阶段GMs及正中神经诱发电位(MNSEP)均异常对运动发育异常的预测灵敏度80.0%,特异度98.6%,阳性预测值97.0%,阴性预测值89.9%;不安运动阶段GMs异常对于脑瘫的预测灵敏度96.1%,特异度97.7%,阳性预测值92.6%,阴性预测值98.8%;GMs及MNSEP均异常预测效度无显著提高。两阶段中MNSEP均异常对运动发育异常的预测灵敏度82.5%,特异度91.7%,阳性预测值84.6%,阴性预测值90.4%。结论在扭动运动阶段联合GMs及MNSEP可提高对高危新生儿运动发育异常的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新生儿患者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CBM、万方等相关数据库,收集中国新生儿患者发生AA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3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6 838例患儿,其中AAD组1 038例,非AAD组5 8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AD的危险因素为侵袭性操作(OR=3.70,95%CI=3.16~4.34,P<0.01)、住院时间≥ 15 d(OR=3.12,95%CI=2.57~3.79,P<0.01)、胎龄<37周(OR=2.56,95%CI=2.11~3.11,P<0.01)、日龄<7 d(OR=2.56,95%CI=2.10~3.13,P<0.01)、出生时体质量<2.5 kg(OR=1.89,95%CI=1.54~2.33,P<0.01)、抗菌药物联用(OR=1.49,95%CI=1.15~1.94,P=0.003)和母乳喂养(OR=0.69,95%CI=0.53~0.90,P=0.007)。结论 低胎龄、出生时低体质量、出生日龄偏小、抗菌药物联用、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过长及非母乳喂养是新生儿发生A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化益生菌方案对急性腹泻患儿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强化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拉酵母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评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总有效率为90.77%高于对照组的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评分、IL-6、IL-10、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强化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益生菌方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有效促进病情康复,改善大便频率和性状,拮抗机体炎性反应,且未加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手法整复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采用中药熏蒸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结果治愈率为56%,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手法整复能有效改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0.
电针百会、三阴交为主治疗产后尿潴留1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病症,笔者从1998~2003年治疗11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产科住院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3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5天,插尿管1次者36例,2次以上者5例,全部患者均为常规插导尿管无效者。2治疗方法2.1取穴:主穴:百会、三阴交。配穴:足三里、阴陵泉2.2操作:百会穴以2寸28号毫针从前向后平刺1.5寸进针得气后行捻转补法三阴交垂直进针,快速刺入1.5寸,捻转使针感向上达到大腿根部后留针,足三里三阴交垂直进针,得气后留针,接G6805-A型电针治疗仪,每双电极接于双侧同名穴位,选用连续波,低频率,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