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手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常规岛状皮瓣;(2)不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的岛状皮瓣;(3)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岛状皮瓣;(4)逆行岛状皮瓣等4种术式修复手指中小范围皮肤缺损80例。结果本组80例86个皮瓣中,有4例岛状皮瓣供区植皮部分坏死,余皮瓣全部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5年,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结论手指侧方岛状皮瓣对于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组织缺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中,已有部份医院开展经股静脉插管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但基本上都是在 X 光透视下手术,而同时运用心脏 B 超进行监测报道较少。我院在 X 光透视及心脏 B 超的联合监测下进行了16例球囊扩张术,均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郎健  李永明 《中医教育》2006,25(1):84-85
中医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而其中的养生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与中医药院校教学的性质紧密相连,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应当是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1中华传统文化中“养生”一词的实质汉语中“养”有生育、抚育、教  相似文献   
4.
2001年5月~11月我县伤寒流行,县防疫部门统计共403人发病,其中伤寒292人,甲型副伤寒111人。现将84例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局部注射VEGF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重组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rVEGF)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探讨VEGF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牵引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中分别将rrVEGF及生理盐水注射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右侧上颌第一磨牙腭侧的骨粘膜下,于实验前3天开始注射,每3天一次。分别在加力l、3、7、14、2l天后记录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然后将各组动物处死,用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中表达的VEGF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压力侧破骨细胞教和成骨细胞数在实验全过程中均多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进一步证实VEGF作为旁分泌因子,参与了牙齿移动过程中的牙周组织改建,内源性VEGF和注射VEGF都使牙齿移动量显著增加。因此,VEGF在正畸牙齿移动的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99Tcm-MIBI与99Tcm-MDP骨常规及其延迟显像对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 方法68例临床拟诊骨病变患者分别进行99Tcm-MDP和 99Tcm-MIBI骨显像;MIBI呈阳性者均行延迟显像;最终均行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其中12例于术前曾行化疗和/或放疗,治疗前后均行上述2项显像. 结果①99Tcm-MIBI显像76.3%(61/80病灶)恶性肿瘤病灶肉眼可见中、高度MIBI浓聚;而良性病灶仅有27.3%(6/22)的轻、中度浓聚;恶性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计数比值(L/C)为3.16±1.36明显高于良性病灶(1.35±0.56),P<0.01;延迟显像有利于良性病灶假阳性的鉴别.②99Tcm-MDP显像上述所有病灶均肉眼可见MDP浓聚,但恶性病灶L/C(3.66±1.27)与良性病灶L/C(2.97±1.0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化疗及放疗可以较明显抑制99Tcm-MIBI摄取(但放疗却可增加99Tcm-MDP摄取),因此99Tcm-MIBI摄取程度与99Tcm-MDP比较能较好反应治疗效果. 结论 99Tcm-MIBI骨常规及延迟显像对鉴别诊断良恶性骨病和评估疗效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若与99Tcm-MDP显像联合应用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解毒通络生津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NOD/Ltj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颌下腺叉头框转录因子P3(FoxP3)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通络生津方对NOD/Ltj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NOD/Lt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解毒通络生津方低、中、高剂量组和羟氯喹组共5组,12周龄开始每日分别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含生药9、18、36 g·kg-1的解毒通络生津方和60 mg·kg-1的羟氯喹,同时选取6只ICR小鼠作为空白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期间记录各组小鼠第9、12、16周龄的日均饮水量、唾液流量,给药4周后摘取组织计算颌下腺指数、脾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颌下腺组织病理形态,Meso Scale Discovery(MSD)法检测小鼠血清IL-6、TNF-α、IL-10水平,免疫组化检测颌下腺FoxP3的表达和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颌下腺FoxP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颌下腺FoxP3、TNF-α mRNA的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慢性胃炎174例(其中浅表性胃炎62例,弥漫性胃窦胃炎57例,多灶性萎缩性胃炎55例)和十二指肠溃疡54例患者血清Hp进行检测分析,对Hp阳性的132例慢性胃炎和5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VacA、CagA抗体检测。结果:慢性胃炎174例中检测出Hp阳性132例,阳性率为75.86%(其中浅表性胃炎Hp阳性率为75.81%,弥漫性胃窦胃炎为78.95%,多灶性萎缩性胃炎72.73%);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阳性率为92.59%。在182例Hp阳性者中VacA、CagA抗体检测出阳性率为53.85%,而慢性胃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提示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沈淦琴  李永明  项敏 《浙江医学》2000,22(4):239-240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约占全部头颈部肿瘤总数的0.05%~0.5 % ,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首选[1] ,但术中容易发生大出血 ,造成手术困难或瘤体残留。1990年以来 ,我院对5例此类患者应用血管栓塞术栓塞瘤体营养血管 ,再行手术切除肿瘤 ,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鼻咽纤维血管瘤5例 ,均为男性 ,年龄16~35岁 ,平均26岁。主要症状为鼻塞和出血。体检发现鼻咽部有肿块4例 ,鼻咽及鼻腔有肿块1例。CT检查提示病变位于鼻咽部及左鼻腔1例 ,局限于鼻咽部4例 ;病变均为密度增高软组织影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年喉结核临床特征的变化,以加强对此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分析1991至2001年经病理确诊喉结核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22~75岁,男女比率为2.51.声嘶是其最常见的症状,占80%,全身症状少见.35例中15例胸片检查阴性,20例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多表现为溃疡性或肉芽肿性病变.未见喉结核有特异的发病部位.结论 和过去相比,喉结核的临床表现发生了一些变化,临床医生在鉴别诊断喉部疾病时需考虑到喉结核,减少不必要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