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北虫草子实体质量评价的HPLC方法,研究和比较山东区域不同产地的北虫草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北虫草中麦角甾醇最佳提取工艺,利用HPLC法定量分析10个不同产地北虫草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采用色谱柱为Promo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2 nm。结果:北虫草中麦角甾醇的最佳提取最佳工艺为A2B3C2,即料-液比为1∶40,40℃时超声提取75 min;不同产地的北虫草中麦角甾醇含量范围为0.25%~0.6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北虫草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为北虫草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苦菊乙酸乙酯提取物(CE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苦菊经95%乙醇加热回流、石油醚脱脂和乙酸乙酯萃取,挥干乙酸乙酯后得到CEE。通过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和2,2′-偶氮-双(-2-脒基丙烷)氯化二氢(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模型,检测CEE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DPPH.清除能力试验中,CEE和阳性对照药的清除率为50%时所需待测液的浓度(EC50)分别为(59.76±6.11)mg·L-1和(3.89±0.23)mg·L-1,两者相差1.54个数量级。CEE和阳性对照药(抗坏血酸)皆能使还原能力测试体系的吸光度增加,并呈浓度-效应关系(P<0.01),但CEE的还原能力不如抗坏血酸(P<0.01)。在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模型中,CEE能有效降低兔血红细胞的溶血率(P<0.01),且高剂量(20 mg·L-1)CEE可使溶血率恢复到空白对照的水平。结论:CEE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对AAPH诱导的兔红细胞溶血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提示CEE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对其抗氧化活性及其有效成分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型规律,并对其进行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有关资料。1)通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病程、收缩压、舒张压、NYHA分级、EF值、心肌重构(心房重构、心室重构、房室重构)、心律失常及NT-proBNP、SCR、BUN、hs-CRP等检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2)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病程、收缩压、舒张压、NYHA分级、EF值、心肌重构(心房重构、心室重构、房室重构)、心律失常及NT-proBNP、SCR、BUN、Hs-CRP等因素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易表现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易出现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随着心功能的下降,患者易出现阳虚水泛证;随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升高,患者易出现痰浊闭阻证;随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升高,患者易出现痰瘀互结证。结论高血压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证和痰瘀互结证。年龄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危险因素;病程为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泛证的危险因素;NT-proBNP为阳虚水泛证的危险因素;SCR、BUN为痰浊闭阻证的危险因素;hs-CRP为痰瘀互结证的危险因素;心功能为阳虚水泛证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手足外科患者手术前后易出现情绪不稳、忧虑、悲观消极、失眠等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其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接受治疗并促进康复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检测方法为基础,建立一种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生物抗氧化能力的评价及对环境污染物污染程度和毒性效应进行评级和分类。方法:选用斑马鱼作为试验生物,针对过氧自由基(ROO·)进行检测,以偶氮化合物2,2′-偶氮-双-(2-脒基丙烷)氯化二氢(AAPH)作为氧自由基来源,荧光素钠(FL)为荧光指示剂,并以维生素E类似物Trolox为定量标准,观察自由基与荧光素钠作用后荧光强度的衰减过程,检测各种物质加入反应体系后延缓荧光素钠荧光强度衰减的能力,以此评价反应体系中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并应用此法研究不同浓度的4种重金属(铜,镉,铬,铅)对斑马鱼抗氧化能力指数的影响。结果: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特异性强,精密度高,变异系数小于5%;准确度在97%~108%之间;重现性佳(变异系数是2.92%);定量检出限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03和1.00 μmol Trolox/mg,可接受相关系数(R2)≥0.99。依据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斑马鱼ORAC生理正常值进行检测,正常值范围为0~50 μmol Trolox/mg,并根据上述4种重金属对斑马鱼ORAC的影响,对其污染程度和毒性效应进行了评级和分类。结论:此法适用于生物抗氧化能力的评价和环境污染程度和毒性效应分级,提高了试验数据互认程度,推动了抗氧化防御系统生物标志物在环境污染监测和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型规律,并对其进行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有关资料。1)通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病程、收缩压、舒张压、NYHA分级、EF值、心肌重构(心房重构、心室重构、房室重构)、心律失常及NT-proBNP、SCR、BUN、hs-CRP等检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2)采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病程、收缩压、舒张压、NYHA分级、EF值、心肌重构(心房重构、心室重构、房室重构)、心律失常及NT-proBNP、SCR、BUN、Hs-CRP等因素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易表现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易出现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随着心功能的下降,患者易出现阳虚水泛证;随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升高,患者易出现痰浊闭阻证;随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升高,患者易出现痰瘀互结证。结论高血压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证和痰瘀互结证。年龄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的危险因素;病程为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泛证的危险因素; NT-proBNP为阳虚水泛证的危险因素; SCR、BUN为痰浊闭阻证的危险因素; hs-CRP为痰瘀互结证的危险因素;心功能为阳虚水泛证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通过CXY-001药物在犬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的研究,探讨单次给药及反复给药的药物毒性反应与药物暴露量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分别对Beagle犬经口单次给予不同剂量的CXY-001药物,及反复给予不同剂量的CXY-001药物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EC-MS-MS)方法检测犬血清中药物浓度,及观察犬的毒性反应。单次给药试验:给药剂量为227、511、767、1150 mg/kg,每个剂量用1只Beagle犬试验,分别于给药后0.5、1、2、3、4、5、6、8、24 h采血。反复给药试验:给药剂量分别为120、30、 7 mg/kg,连续给药90 d,停药后恢复期观察4周。首次给药后分别于0.5、1、2、3、4、5、6、8、24 h采血;给药中期(第45 d)采血点为药后0.5、5、24 h;末次给药(第90 d)后采血点分别为药后0.5、5、24、48、72和96 h,每组采血动物数为3只。 结果: 单次给药后Beagle犬主要反应为呕吐,227、511、767、1 150 mg/kg 4个剂量组单次给药AUC0-24依次为150 249、263 905、232 640和19 848 ng•h/ml;犬血清中AUCO-∞分别为151 054、 298 069、246 083和117 793 ng•h/ml;Cmax分别为13 400、19 500、29 100和6 910 ng/ml。反复给药120、30、7 mg/kg 3个剂量组首次给药后AUC0-24分别为(123 023±75 308)、(19 246±14 654)和(2 991±996) ng•h/ml,AUC0-∞分别为(200 189±106 688)、(25 145±22 443)和(4 650±1 855) ng•h/ml,Cmax分别为(10 440±5 891)、(3 653±1 776)和 (376±116) ng/ml,第45 d、第90 d相同时间点各组的血药浓度值有一定的波动,药后48 h动物体内血药浓度已低于检测线。仅30 mg/kg剂量组未见毒性作用。 结论: Beagle犬经口给予CXY-001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约<600 mg)犬血清中Cmax、AUC0-24和AUC0-∞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复给药于停药后药物清除较快,提示该药连续给药后可能无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模拟临床给药途径,Beagle犬腰椎穿刺置管多次鞘内注射巴氯芬注射液,观察其局部刺激性,同时进行犬行为学观察,为巴氯芬注射液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12只Beagle犬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巴氯芬给药组.行腰椎穿刺置管,使用单通道微量注射泵泵入给药,给药剂量为1000μg/d,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5 mL,连续给药7 d,恢复期7 d.每日进行行为学观察,给药结束及恢复期结束时每组麻醉2只动物,取给药部位脊髓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给药及恢复期期间动物行为未见异常,给药结束时各组均有部分动物观察到置管处表皮感染现象,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后在恢复期第3天恢复正常.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给药及恢复期结束时各组动物脊髓均可见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或脊髓内钙盐沉积,各组无差别.给药结束时巴氯芬组1例动物脊膜处有肉芽组织形成,判定与置管操作有关.结论 巴氯芬注射液Beagle犬腰椎穿刺置管连续7 d鞘内注射,给药剂量为1000 μg/d对脊髓无局部刺激性作用,动物行为也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Beagle犬静脉注射S(+)盐酸氯胺酮和盐酸氯胺酮的急性毒性反应,同时进行毒代动力学研究,为S(+)盐酸氯胺酮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近似致死剂量法(ALD),给药剂量分别为3.5、8、18、40.5、91.2、136.8mg/kg。同时进行毒代动力学采血,采血时间为药后0min、10min、20min、30min、1h、2h、4h、6h。采用LC/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使用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给药剂量为136.8mg/kg时,S(+)盐酸氯胺酮和盐酸氯胺酮组动物死亡。各剂量组药后分别可见流涎、流泪、颤抖、肌张力增加或下降等反应。3.5、8、18、40.5、91.2剂量下S(+)盐酸氯胺酮的AUC0-4分别为60870、81801、556309、1608988、3969715μg/L(min,Cmax分别为9870,6824,81430、218966、523788μg/L,t1/2z分别为16.6、14.2、35.1、68.2、73.2min;盐酸氯胺酮组AUC0-1分别为17738、115982、831504、2105286、4924419μg/L(min,Cmax分别为1515、10655、112319、295016、669319μg/L,t1/2z分别为16.7、32.6、34.4、38.6、74.8min。结论Beagle犬静脉注射S(+)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等剂量下的毒性反应基本相同,近似致死剂量范围均为136.8~91.2mg/kg。两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也随着剂量的增加规律性的相应增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TCDD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恶英类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作用以及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毒性。2,3,7,8_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是二恶英类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本文以二恶英_芳香烃受体为主线,从TCDD诱导斑马鱼胚胎下颌发育短小、神经元缺失、抑制总主静脉退化、抑制红细胞生成、心脏形态和功能缺陷、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致死等方面概述了TCDD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机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