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云南中药资源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民族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民族药在民间的应用实践十分丰富,是极为重要的新药开发来源,但由于在开发研究及产业化过程中存在基础研究薄弱、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差、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市场意识不足等问题,阻碍了民族药的创新发展。本文以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成功开发的彝族药痛舒胶囊为例,总结民族药开发实践经验,探讨民族药创新发展路径,为民族药的新药开发、产业化发展及国际化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附杞固本膏治疗肾阳虚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72例受试者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安慰剂)36例。第0、2、4周观察患者症状,评价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有效率为46.90%,试验组优效于对照组(P<0.05)。试验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附杞固本膏治疗肾阳虚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彝族药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透皮吸收的特点,探讨伤益气雾剂外用时栀子苷的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方法:利用体内外实验对栀子苷透皮量及其血药浓度进行测试观察。结果:无论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给药后半小时栀子苷即可透过皮肤,在皮下组织中分布,同时血中也能明显测到栀子苷。其透出量具有累积增多的线性关系。结论:伤益气雾剂中栀子苷可明显透过皮肤,并在皮下组织及血液中分布。本实验为该药外用治疗相关病症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金七丽搽剂中的秋水仙碱和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秋水仙碱、大黄素的含量.结果:秋水仙碱在0.042 18~13.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1,加样回收率为101.67%;大黄素在0.050 28~5.028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101.02%;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秋水仙碱、大黄素定量检测,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鹿鞭的微量DNA提取及序列鉴定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采用微量DNA提取技术,从梅花鹿血、毛、鹿鞭、鹿茸、牛鞭、驴鞭中提取DNA,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通用引物L14841和H15149扩增约307bpDNA片段,扩增产物纯化后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其序列。结果证明:梅花鹿毛、血和鹿鞭的DNA序列完全一致;而所谓的“鹿茸”则与其有较大的差异。用所测序列以简约法PAUP3.1.1程序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与传统分类系统相吻合。说明此方法鉴定鹿鞭是科学而准确的。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新药研发中的制剂工艺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剂工艺是中药复方新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中药复方的特殊性,中药复方的制剂工艺研究显得尤为困难,其因甚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发和临床用药安全.以"肤敏膏"研发中相关制剂研究为启示,探析中药复方新药研发中的制剂工艺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三七创新新药全三七片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作用优势。方法:采用人富血小板血浆和洗涤血小板,检测全三七片对不同血小板激活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Ca2+浓度;采用大鼠富血小板血浆,对比全三七片和三七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通过注射80%乙醇建立胃出血模型大鼠,考察全三七片与阿司匹林对便潜血的影响;通过小鼠凝血实验和大鼠凝血四项的检测,观察全三七片的止血作用。结果:全三七片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凝血酶、U46619、胶原、anti-CD9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率(均P<0.01)和Ca2+释放(P<0.05或P<0.01);可以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1),且作用明显优于传统三七提取物;全三七片以及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均可降低胃出血模型大鼠的便隐血等级(均P<0.05),而单用阿司匹林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全三七片还可显著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大鼠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结论:三七创新药物全三七片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具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