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近20年针灸治疗脑瘫取穴配伍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近20年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脑瘫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311篇,取穴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足三里、百会、四神聪、合谷、曲池、三阴交和阳陵泉,使用频次居前三位的经脉是督脉、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且取穴所在位置集中在下肢部、头颈部、上肢部,所选腧穴中特定穴以交会穴、五输穴、下合穴数量居多。穴位配伍百会和四神聪,合谷和足三里,曲池和合谷是针灸治疗脑瘫所取用的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配伍。结论:针灸治疗脑瘫具有注重四肢及头部选穴、侧重阳经取穴、注重特定穴的使用、重视上下配穴法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黑龙江地区小儿手足口病各证型演变规律,提出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收集患儿临床资料,观察入院当天(基线点)、治疗后第3、5、7、10天的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分型,统计不同观察点各证型演变规律。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患儿各证候在不同观察点的证候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疗方案。结果:从基线点当天的发病数量来看,邪犯肺卫证和肺胃热炽证的发病人数居多,从基线点到第3天,以证候的持续存在概率较为突出,其中,湿热交阻证持续存在概率为89. 17%,心脾积热证持续存在概率为84. 41%。第3~5天,邪犯肺卫证及肺胃热炽证发病人数仍较多,且以邪犯肺卫证的持续存在概率较为明显。第5~7天,各证候的持续存在概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转愈及向肺胃阴伤证的概率增大。第7~10天,剩余患儿仍存在向肺胃阴伤证及其他证型转变的情况。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在各观察点存在不同的演变规律,证实了本病符合温病转归的同时,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医自古有应用芳香药物防病治病的文献记载,现代研究芳香疗法在改善睡眠障碍、缓解焦虑抑郁、改善癌症后期状态、改善自闭症认知功能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现代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康养基地中的芳香植物正兼具观赏功能与保健功效的双重特点,将芳香疗法与园艺疗法相结合,建立功能性的闻香园、香养体验中心并将其与中医养生理论有效融合起来,将是未来康养基地发展的特色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选穴特点及规律,提取新处方。方法:检索1979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相关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45篇,包含处方155个,腧穴108个,高频穴位为百会、太冲、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四神聪等,得到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选穴模式,并经熵聚类分析方法得出新处方4个。结论:本研究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和熵聚类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发现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多从肝脾论治,且重视以原穴为主的特定穴的使用和配伍,潜在新处方提示从调神、调和阴阳的方向治疗本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支糖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Th1/Th2类代表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应答的调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95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支糖浆组、阿奇霉素组,空白对照组20只,其余各组25只。连续滴鼻感染肺炎支原体4 d,末次感染后1 d开始给予药物干预,并于给药后1、3、5、8、10 d,采集模型大鼠的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检测。结果给药后第1日,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BALF中肺炎支原体-PCR检测均为阳性。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4、IFN-γ的含量,空白对照组、抗支糖浆组、阿奇霉素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IFN-γ表达显著增高(P0.05)、IL-4表达显著降低(P0.05);抗支糖浆组各时间点与阿奇霉素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支糖浆可以调节Th1/Th2失衡,改善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免疫功能紊乱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正《伤寒论》作为第一部融合中医理、法、方、药为一体的辨证论治专著,历代医家称"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基于历代医家对《伤寒论》内容的多样性发挥,借助现代研究成果,《伤寒论》方剂的应用范围也得到极大地扩展。小青龙汤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逍遥散加减联合头穴电刺激的治疗方法,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的入组病例共127例,全部患者确诊为轻、中度抑郁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中药汤剂逍遥散加减+头穴电刺激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汤剂逍遥散加减治疗,每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3个疗程后根据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评定标准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对照,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DS和HAMD评分较疗前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DS、HAMD评分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头穴电刺激与单纯口服中药相比,可降低抑郁症患者的SDS评分和HAMD评分,有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随着医疗卫生工作重心前移,社会对健康的重视和需求日益增加。中医养生学作为我国特有的医疗卫生健康资源,亦作为一个新型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需要创新,思路需要拓宽,只有科学的教学思想观念才能带动各项工作正确发展。结合中医养生学教育背景及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院的实际情况,拟从多维度,进一步探讨中医养生学课程教育改革思路,以期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温胆汤以化痰为主,兼以清热,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枳实行气消痰、除三焦之痰壅;陈皮理气消滞、降逆除涎;茯苓健脾安神渗湿;生姜降逆和胃、祛饮止呕兼制半夏之毒;大枣调和脾胃;甘草益脾和胃、调和诸药。全方药性不温不燥,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  相似文献   
10.
王有鹏教授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方面具有独到见解,王师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肝,主要病机是湿热郁扰、肝风内动,故选用湿热病的特色治法"分消走泄"法及其代表方温胆汤合方治疗,分消湿热之邪,通达三焦,配以平肝熄风之品,随证加减,标本兼治,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