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在6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提出肝癌的病机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早期多表现为正虚邪实,木旺土虚;病延日久累及下元,则出现水不涵木的病理表现。正虚是该病的病机关键,治疗应遵循“扶正祛邪,分期论治”的治疗原则,病初应“调和中州,培土达木”为主,病至后期则累及下元,治疗则应“滋水涵木,濡养下元”;同时强调饮食生活起居和情志调护,做到精神内守,从而使邪去正安。  相似文献   
2.
血色病是指铁过量沉积于肝脏、胰腺、心脏及其他实质器官,并对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的疾病。多发生于北欧人,而亚洲人和黑人发病率较低,在我国发病少见。现将我科收治1 例血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因年龄不同、病程长短不一,故病情也分轻重缓急,在治疗上需分期辨治,方可获得更好的疗效。急性期风热实证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阴火虚证则需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慢性期久病伤正,宜根据相应的证型分别采用补肺益气、调和营卫,健脾养心、补气摄血,清疏肝郁、气血同调,温补脾肾、填精益髓等法。同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也应不忘血液病专科特点,治疗用药巧用甘寒、咸寒之品,酌加风药散火止血,于疾病后期善用温补药物替代激素及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可增效防复发。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正HBV(Hepatitis B Virus)感染呈世界流行性,它会引发全球严重的健康问题[1]。全球每年约有500万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2]。近年来,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HBV-DNA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距离临床治愈仍有漫长的路程。T细胞在HBV感染后的变化对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这方面有较大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原发性肝癌伴顽固性低血糖发病率低,是一类临床较少见的伴癌综合征[1]。现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收入1例报道如下。吴某,男,60岁,因"反复腹胀伴乏力,纳差6月余,加重1周"入院。入院查体:神清,精神软,体型偏瘦,皮肤弹性减退,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心肺(-)。全腹软,肝下界位于右侧肋下缘约8cm,质硬,轻触痛,脾大,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NS(-)。辅检:2015年6月3日,乙肝表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及血清病毒标志物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322例HBsAg阳性超过6个月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22例患者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1且纤维化分期(S)>1者314例,G≥3者44例,S≥3者40例。G与S呈明显正相关 (r=0.594,P<0.05)。 肝组织HBsAg、HBcAg不同表达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eAg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V DNA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及其肝脏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ALT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322,P<0.05),而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67,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并无明显相关性,其炎症分级与血清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国医大师徐经世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湿阻热蕴,热极成毒”为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宜分轻重,分期论治;同时还要遵循“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早期轻症患者应注意“宣透”,即恢复肺的宣发肃降之功能并透邪外出;重症患者当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旨,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并施;危重患者则应区分闭证与脱证的不同,配合西医支持治疗,相互协同;恢复期患者则应注重饮食调养,劳逸有度,做好形神修养,实现自我康复。  相似文献   
8.
审证求机就是审查疾病的症状表现,分析其病因病机,综合其病理变化的过程.张国梁教授特别注重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过程,强调"审证求机"论治慢性乙型肝炎,认为其主要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等导致肝失疏泄,肝经气滞而致血瘀、湿热疫毒等邪郁结于肝,肝体络脉失养.病初病位较浅,邪在气在经,病久邪气入络入血,临证需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及疾病的发展规律灵活采用不同治法.  相似文献   
9.
10.
<正>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疼痛是我们首要解决的临床症状。因疼痛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故解决其术后疼痛意义重大。针灸具有较好的缓解疼痛症状疗效,其中耳穴贴压因其简、便、效、廉的特点在临床痛证护理运用中较为普遍。近年来,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患者实施耳穴贴压疼痛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