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0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45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865篇
内科学   377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1451篇
预防医学   736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683篇
  9篇
中国医学   648篇
肿瘤学   13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温室作业对蔬菜种植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西北某地区60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温室作业人员(温室组)307人、非温室作业人员(非温室组)295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和各部位WMSDs检出信息。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WMSDs检出率的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温室组WMSDs检出率为84.04%,高于非温室组(60.68%)(χ2=41.265,P<0.001)。温室组颈部、肩部、下背部、手部和腿部5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36.2%、29.0%、62.2%、20.2%和51.1%,均显著高于非温室组(24.7%、18.6%、41.4%、12.2%和26.4%)(P<0.05)。温室组2个部位、3个部位和≥4个部位WMSDs检出率分别为25.1%、16.9%和19.2%,亦显著高于非温室组(18.3%、9.2%和10.2%),但两组间单一部位WMSD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性别、年龄等因素后,从事温室作业能增加作业人员WMSDs的风险(OR=3.558,95%CI 2.338~5.414),女性患病风险(OR=4.682,95%CI 2.600~8.433)高于男性(OR=2.667,95%CI 1.421~5.007)。结论 温室作业可增加蔬菜种植人员WMSDs的患病风险,多部位WMSDs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索珠海地区NRXN1NLGN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易感性的关系,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2016年就诊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的123例珠海地区的孤独症患儿和506例健康对照。采用口腔拭子采集口腔上皮细胞以提取DNA,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 platform分型技术对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位点基因型分布在孤独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NLGN1基因上的rs9855544与NRXN1基因上的rs11885824存在基因与基因间的交互作用(预测准确率为0.48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P=0.040)。结论 NRXN1基因上的rs1045881和rs11885824以及NLGN1上的rs9855544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孤独症易感性没有关联,但NLGN1基因上的rs9855544与NRXN1基因上的rs11885824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孤独症易感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5.
雅雯 《医学美学美容》2006,(12):100-101
凡是关于曲线的争论,最终总会让非S女生为之气结。不过,现在整形医生为我们找到了一个通向S身形的新入口。[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后脑血流的变化。方法: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观察小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其再灌注时脑膜血流量的变化。结果:结扎颈总动脉后小鼠脑膜血流量在几秒钟内骤然下降,血流量较结扎前降低约85.9%±6.45%。同时血管中红细胞运动近停滞状态,血管再通时脑血流处于低灌注状态,血流量下降34.47%±11.69%,此时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实际上处于一种慢性缺血状态。再灌注10d后,小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尼莫地平可以解除再灌注时的脑血流低灌状态。并防止由此所引起的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缺失。结论:缺血后及时给予尼莫地平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经束膜囊肿临床少见。现结合我们的 6例病例和有关文献对其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加以讨论 ,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 :自 1990年 4月~ 2 0 0 1年 4月 ,共收治 6例 ,其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35~ 6 1岁。所有患者均有骶神经痛表现 ,体位改变时疼痛加重 3例 ,咳嗽、打喷嚏及排便时加重 3例 ,持续烧灼样疼痛 1例 ,且药物难以控制。 3例有排尿困难。囊肿大小约为 0 5~ 3 0cm ,单发者 5例 ,多发者 1例 ;其中位于S1,2者 2例 ,S3 者 3例 ,S2 ,3 者 1例。术前肌电图检查 4例 ,均为周围神经性病变。X线平片检查 5例 ,见骶…  相似文献   
8.
近2年来,我们采用铁扇癣痒平凝胶剂治疗患有手足癣的官兵393例,获得较理想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3年10月-2006年6月共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238例,其中9例术后并发感染,现将其原因及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肌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肌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