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电针治疗对儿童智力低下(M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36例MR儿童BAEP的Ⅰ、Ⅲ、Ⅴ波各波形及各波潜伏期与波幅变化情况观察,结果发现:电针治疗后,其BAEP的Ⅰ波潜伏期由治疗前的1.88±0.26,缩短为1.67±0.32;Ⅴ波波幅由治疗前的0.24±0.02,升高为0.26±0.04,二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t=2.60和2.28,均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加快MR听神经的传导速度,缩短其初级听觉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综合作用的函数。促进MR损伤的脑干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团队于2019年7月29日在JAMA内科子刊发表Acupuncture as adjunctive therapy for chronic stable angina: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针刺辅助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随机临床试验)的论文,对针灸辅助治疗轻度、中度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安全性、有效性给予肯定。为此,海内外16位专家就该文的研究设计、评估方法、原理机制、临床意义及对未来针灸研究的启示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对针灸进一步走向世界、获得国际认可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元俞一次性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关元俞一次性电针的治疗方法,对43例原发性痛经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年龄15-46岁,平均年龄28.8岁;病程3-32年,平均痛经时间5.8年。2 治疗方法 取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关元俞(双侧),直刺1.5-2寸。捻转进针,行泻法,使患者大腿内侧或会阴部产生强烈的 、麻、胀的感觉,持续15-30秒,接G6805电针治疗仪,密波,频率130次/分,时间30分钟,电压2-3 V,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治疗15次后判断疗效。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参照《…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大剂量甲地孕(?)治疗进展期激素不敏感癌症的厌食和体重减轻。病人和方法病人选择:①明确断的进展期癌症;②非故意体重减轻大于通常体重的5%;③厌食。除外可能对激素治疗敏感的恶性肿瘤。从1987年7月至1988年12月共治疗89  相似文献   
5.
靳三针疗法的形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靳三针的形成  靳瑞教授是一个从不脱离临床的医学家 ,所谓“靳三针”,实际上就是靳瑞教授在 40余年的亲自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 ,集历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之精华 ,总结现代国内外临床针灸经验之最新研究成果 ,经过其 4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反复、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的研究而总结、创造出来的一种针灸新学派。所谓“三针”是指①某些病证针刺三次即可控制的意思。如“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 ,一般三次即可控制症状。②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治疗某些疾病的三个最重要、最常用的穴位。如腰痛取腰三针 ,肩周炎取肩三针等。三针选用的…  相似文献   
6.
颞三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风急性期(脑血管意外)经过救治后,病者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治疗上常需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但往往难治不愈,甚或造成终生残废,从而影响病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生活。因此,为了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本病的致病特点,在诸位前辈的启发和指导下,采用颞三针配合虫类药物为主的方法,治疗了中风后遗症61例,其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参照1996年中医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拟定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1]确定标准,并全部经头颅CT检查证实,共观察病人…  相似文献   
7.
激痛点针刺疗法操作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激痛点定位、针刺操作要点等作出归纳总结,并与传统针刺方法作了比较,得出激痛点针刺法可丰富传统的刺灸法内容,提高临床针灸疗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 (VaD)的疗效及其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 (LPO)、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将 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痴呆程度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 ,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张氏痴呆修改量表 (HDS)、社会活动功能调查表 (FAQ)、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析 ,并检测了SOD、LPO、NO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电针组HDS增高、FAQ减低 ,SOD上升 ,LPO和NO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 <0 0 0 1 ) ,针刺组上述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明显。电针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结论 :电针治疗VaD的近期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提示电针刺激较单纯针刺更能促进VaD患者智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十二经纳支法缺乏足够的中医理论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明清以来,子午流注针法便遭到不少医家的质疑。当代有关学者通过对纳甲法的研究,认为“带有很大推衍性的子午流注纳甲法……并无明显的临床价值。要推广这一针法,无论可能性和必要性都不要”[1]。而对于纳支法,绝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随机将晚期食道癌病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88例中能进半流食者34例,其中观察组18例;仅能进流食者48例,观察组26例;完全不能进食6例,观察 组有2例。全组男56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平均56岁。所有病例均经X线吞钡摄片及胃镜诊断,其中83例有组织细胞学证实.通消散配制:硇砂20g、硼砂15g、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