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78年12月至1979年8月我们曾对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中药复肝24号治疗,收到较好效果。1979年10月至1981年3月,在复肝24号处方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加强解毒与补肾的药物,再一次对162例慢性乙型肝炎作进一步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病例选择凡具备下述二个条件者,作为本组治疗对象。1.有明确肝炎病史,血清谷丙转氨酶(GPT)  相似文献   
2.
肝炎血热证与循环免疫复合物之关系(附2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目前认为导致肝组织病变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而其中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引起的第Ⅲ型变态反应对肝脏以及肝外组织的损害,已经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各型肝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率颇高,而这些CIC 阳性的病例从中医辨证看血分多有蕴热,主要表现为舌质红绛、齿龈红肿出血、手掌发红灼热、溲赤等。与此同时我们在以往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重视应用凉血活血药后,患者上述血热证候减轻,各项肝功能运步好转,或相继恢复正常,而CIC 亦从强阳性转为弱阳性,最后转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78年12月至1979年8月,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相对固定处方,于门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8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病例选择有明确肝炎病史,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及/或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异常已持续半  相似文献   
4.
中医中药不同治则和分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肝功能损害明显,症状变化多,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且其预后往往较差,有向肝硬化发展趋势,并有发生肝癌的潜在危险。对于 HBe Ag 及/或 DNAP 阳  相似文献   
5.
肝炎血热证与 CIC 具有相关性,115例 CIC 阳性慢性肝炎血热证患者,主以凉血,兼予活血、解毒、养阴的中药复方治疗,对清除 CIC 的有效率为80.9%,消除血热的有效率为90.4%,改善肝功能的有效率为76.5%,HBsAg 连续三次阴转率为20.7%。经分析凡治疗后 CIC 阴转或下降的病例,其血热证候的消退、肝功能的改善以及 HBsAg 转阴较 CIC 无变化和上升组为优,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