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惠林教授基于多年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中医学归属"瘿病"范畴)的临床研究及经验,提出阴虚火旺、阴精亏耗是甲亢病机之根本,气、痰、血搏结颈前为其标。治疗时自拟滋阴潜阳、养血柔肝的甲亢养阴方(主要由阿胶、鸡子黄、干地黄、白芍、茯神、麦冬、石决明、火麻仁、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炙甘草等组成),临证治疗甲亢多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联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截止时间至2018年8月),查找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RCT研究,并提取有效资料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共612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亚甲炎与单纯西药组相比,更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4.78,95%CI(2.33,9.81),P0.0001];改善患者症状[WMD=-5.59,95%CI(-7.27,-3.92),P0.00001];降低血沉[WMD=-3.57,95%CI(-4.7,-2.44),P0.00001];调整甲状腺功能(升高TSH,降低FT3、FT4);并减少复发率[OR=0.13,95%CI(0.04,0.40),P=0.0004]。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亚甲炎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的双盲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王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时,重视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主张审证求因,分清标本虚实,轻重缓急,分期论治。当疾病处于代偿期时,以整体调节为主,平衡各种不稳定因素,延缓疾病进展;当疾病处于失代偿期时,王教授力求用药简单,以单方治疗切入要点,先力保脾胃,再缓慢固肾,必要时中西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结合现代医学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认识,认为疾病前期属"瘿病""心悸"范畴,后期属"虚劳""水肿"等范畴。肝郁、脾虚、肾虚为本病病机根本,气痰血瘀壅结颈前为标;辨证分型可分为两型、三型、四型、六型、八型、九型等。中医药在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弥补了西医治疗的短板,特别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体现在HT中医治疗的各个阶段,更有利于掌握病程的进展,充分展示中医治疗本病的优越性。然而,由于本病病程较长,且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应深入分析各种致病因素在本病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主次和相互夹杂的问题,辨清正与邪主次矛盾的转换,同时还应全面地掌握其证型演变及证治规律,深入分析不同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高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用药规律,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2008~2018年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频数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频次排前十位药物分别是:夏枯草、甘草、黄芪、柴胡、当归、浙贝母、茯苓、白芍、白术、党参;常用中药(用药频次≥10)共16味,涉及药性有5种,药味7种,归属9经,分属7种不同功效类别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3味药物(用药频次≥5)得到聚类方6个,多具有补益脾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或软坚散结的功效。结论初步探索出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Dioscin,Dio)对人肺腺癌细胞H1299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Dio(1、2、4、8μmol·L~(-1))处理H1299细胞24、48 h,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选择低于IC_(50)浓度的Dio(1、2μmol·L~(-1))作用于H1299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穿膜实验观察不同浓度Dio对H129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铺有Matrigel胶的Transwell实验检测Dio对H129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Dio对H1299细胞中E-cadherin、Zonula occluden 1(ZO-1)、ZEB1、Cludin-1、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PI3K、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间质标志物Vimentin在细胞中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 Dio干预24、48 h后的IC_(50)值分别为3.50、3.21μmol·L~(-1),且呈现浓度依赖性。Dio干预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io 1、2μmol·L~(-1)浓度组的细胞愈合率显著降低(P0.05,P0.001);Dio 1、2μmol·L~(-1)浓度组均能显著抑制H1299细胞的迁移能力(P 0.001),并显著抑制H1299细胞体外侵袭能力(P 0.001);Dio 1、2μmol·L~(-1)浓度组能明显上调E-cadherin、ZO-1和Cludin-1蛋白的表达(P 0.05,P 0.01,P 0.001),下调N-cadherin、Vimentin、ZEB1、β-catenin蛋白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PI3K、AKT、P-AKT的表达(P 0.05,P 0.01,P 0.001);Dio 1、2μmol·L~(-1)浓度组免疫荧光定位表达结果显示Vimentin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Dio能有效抑制人肺腺癌H1299细胞增殖,低于IC_(50)浓度的Dio(1、2μmol·L~(-1))能明显抑制H1299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可能与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饮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气阴两虚夹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及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活血降糖饮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血清25羟维生素(OH)D3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57.1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两侧胫神经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增快(P0.05或P0.01),且治疗组对胫神经MNCV和SNCV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活血降糖饮联合硫辛酸治疗DPN,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升高血清25(OH)D3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总结名老中医王孟庸教授运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王教授在继承先师命门—三焦气化学说基础上,强调命门火衰、三焦气化失常在水液代谢障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灵活运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王孟庸教授认为激素是辛温大热之品,超生理剂量的激素有强大的温阳利水和劫灼真阴的作用。提出在使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初期,因中医辨证多表现为阴虚阳亢证,故选用滋阴清热药为主;对服用激素后出现食欲奇亢,体形畸形发胖而疲乏无力者,应采用填补真阴为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健脾益气消导之法为辅的治疗原则。在激素撤减过程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将患者辨证分型为红脸型、白脸型和普通型,分别以滋阴清热、温阳利水、调整阴阳之法为主。对激素依赖型患者,为防止反跳与复发,除按上述辨证分型治疗,还要注意仔细询问病史及激素水平、先兆症状等;撤减激素时要根据反跳诱因的控制情况灵活掌握,不能按常规剂量撤减;依赖型患者在激素减至15 mg/d以下后,常出现较多兼杂病症,应尽早先期预防这些病症,以减少反跳发生。对目前以激素治疗为主的肾病综合征灵活联合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