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临床各专业的教学效果。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借鉴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学习方式[1]。我们将病理学的部分教学内容融入预设的相关项目中,组织学生进行专项研究性学习与探索,并尝试了以下几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占成人痴呆症的60%以上。属中医老年呆病范畴,其病位在脑,病机复杂,是一个以虚实夹杂为病性,病变涉及心、肝、脾等多个脏腑,多以肾虚为本,以痰为标,本虚标实的一类病证。大量文献表明呆病的发生与痰息息相关。痰浊停留体内,一则内蒙心窍使神失用,精神错乱,如痴如呆;二则阻遏清阳,使脑髓失养,心神失主,发为痴呆。正如既往医家所述:"凡心有痰血,亦令健  相似文献   
3.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丧失及认知功能下降。AD的两大病理学特征为脑中细胞内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和细胞外β样淀粉蛋白肽(A)形成的老年斑(SP)。研究显示,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由蛋白激酶及磷酸酯酶调节失衡引起,其中糖原合酶激酶-3(GSK-3)是最关键的激酶。大鼠侧脑室共注射Wortmannin(WT,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及GF-109203X(GFX,PKC的特异性抑制剂)可导致GSK-3过度激活,进而引起大鼠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空间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加用肾康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sC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ysC含量下降更明显,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生慧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0只6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慧颗粒组(7.02 g/kg)、多奈哌齐组(0.65 mg/kg),每组10只;C57BL/6J小鼠10只,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1区Aβ1-42和P-Tau416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PI3K/Akt/mTOR通路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和Beclin 1、p62、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平台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增加(P<0.01),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海马CA1区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疏松,细胞层次减少;Aβ1-42和P-Tau416蛋白表达增多(P<0.01);PI3K、p-PI3K、Akt、p-Akt、mTOR、p-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涤痰汤干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大鼠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通过对Sprague Dawley大鼠双侧海马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 OA)复制AD大鼠模型,用涤痰汤水煎液[1 g/100g/d]灌胃,3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tau、PP2Ac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涤痰汤干预后能显著逆转OA诱导的大鼠AD样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并能明显减轻OA诱导的tau蛋白Ser214、Ser262位点以及PP2Ac Tyr307位点的过度磷酸化。结论涤痰汤可逆转OA引起的AD样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衰退,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2A从而减轻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涤痰汤及其拆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对SD大鼠海马注射Aβ1-42复制AD大鼠模型。84只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涤痰汤全方组、涤痰汤拆方1组(半夏+姜南星)、涤痰汤拆方2组(橘红+石菖蒲)、涤痰汤拆方3组(人参+茯苓+甘草)、涤痰汤拆方4组(枳实+竹茹),每组12只。灌胃4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Bielschowsky′s 银染、Western Blot、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情况、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磷酸化水平和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 P<0.01),神经原纤维缠结明显增多(P<0.01),APP蛋白Thr668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1),海马Aβ1-42的生成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涤痰汤全方组及各拆方组模型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均改善(P<0.05, P<0.01),模型鼠海马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减轻,APP蛋白 Thr668位点的磷酸化水平下调(P<0.05, P<0.01),海马Aβ1-42的生成减少(P<0.01)。结论涤痰汤全方组和拆方组能减轻AD模型鼠脑神经病理学改变、减少Aβ的生成,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院校开设的病理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和临床实践性的双重特点,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第一课,在医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学习中常常会使中医专业学生感觉难理解、难学。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病理学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探索,利用"多元互动"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病理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级中医学(1)(2)(3)(4)班,(1)班和(2)班为对照组,授课方式为传统的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3)班和(4)班为试验组,授课方式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和试验组学生在学期末进行统一的考试,将2组学生考试成绩按分数高低进行分类,统计每一类中的学生人数及每组学生的平均成绩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课及实验课考试的平均成绩明显提高,且每个分数段的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理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后可以对更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应用该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