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霞芳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因其自身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而较成人为多发,泄泻久甚,易耗伤气液,甚至出现伤阴伤阳的重证、变证。故要重视及时正确地治疗,以防产生危候。王霞芳老师治疗小儿泄泻首先注重审证求因,在精确辨证基础上立法选方而施治,并在病变过程中法随症变,灵活化裁,刻刻护卫脾气胃津,斡旋脾胃气机,重视清浊升降枢机作用。尝用葛根、扁豆衣、荷叶等轻灵升清之品,宣发清阳,泄泻自和。对屡治不愈、迁延日久者,王师认为应辨证细致,选药精到,且又及时而适当地参入止涩药物。固肠止涩法之运用,必须具备苔净,腹软,溲通,无表证和里积等条件,方为合宜。  相似文献   
2.
平肝化痰健脾活血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8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平肝化痰健脾活血法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89例。结果:痊愈27例,有效5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8%。  相似文献   
3.
董氏儿科奠基人董廷瑶教授认为小儿癫痫发病虽有众多因素,然总以痰火壅盛者为多。治则首主祛痰,痰在上者吐之,痰在里者下之。涤痰开窍法以董氏涤痰镇痫汤豁痰利窍,清心抑肝,熄风镇痫;镇肝宁心法以董氏镇痫丸清心豁痰,平肝宁神;培元益神法以董氏定痫丸培元益气,宁心安神,熄风定痫;滋阴熄风法以董氏滋阴熄风汤养心安神,平肝镇惊,滋阴熄风,缓图其本;豁痰活血法以董氏豁痰活血汤活血化瘀杜其复发。  相似文献   
4.
探讨王霞芳主任辨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经验。其认为小儿疾患临床以脾肺疾病为多见,崇尚百病以胃气为本的理论,将培土生金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形成治肺为先、脾肺同治、健脾善后的分期分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学术思想,尤其强调健脾善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就小儿癫痫的病因病机、治则、内治法、外治法(针刺疗法、推拿疗法、穴位埋线法、割治疗法)、针药内外合治进行了综述,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学腹痛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或有发热、恶心、便秘或腹泻等,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尤其是7岁以下小儿,男孩多于女孩,冬春季节常见。该病常反复发作,若病程迁延,常致再发性腹痛,伴有食欲不振,严重影响到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彩超的普及应用,其诊断率不断地提高,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1]。  相似文献   
7.
王霞芳老师在诊治小儿脾胃病时,必先察脾胃之厚薄,处方遣药则尤顾养胃存津;治病首辨虚实,又重在诊视脾胃状态,一见不足,必须及时扶助脾胃气阴,补益元气。  相似文献   
8.
"和法"起源于《内经》,是中医八法之一。王霞芳教授认为"和法"是通过药物和解缓和与调和疏解而达到气机调畅,使表里、上下、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及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至于平的一种疗法,应扶正祛邪并行,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临证时可灵活运用调和营卫、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的法则,并加以护卫中气之品,以此"和法"治疗小儿疾病,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时毓民教授运用健脾益气活血法经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45例,临床辨证分肺脾两虚,肺脾两虚兼湿热,气阴两虚,脾肾两虚四型,在基本方基础上加减治疗。结果:显效52例,有效8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48%。提示本法有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抑制呼吸道病原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理气止痛方治疗小儿脾虚夹积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4例脾虚夹积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理气止痛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腹痛消失时间及肿大淋巴结的纵径、横径。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儿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肿大淋巴结纵径、横径均显著回缩(P<0.05),且治疗组患儿的肿大淋巴结纵径、横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腹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理气止痛方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小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