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寻找可能导致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microRNA。方法采用丹麦Exiqon公司microRNA基因芯片技术对4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的唇腭组织与4例正常胎儿的脐带组织进行检测比对。结果实验组(唇腭裂患儿组)与对照组(正常胎儿组)出现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共254条,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上调的181条,表达下调的73条。结论差异表达较显著的microRNA可能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指在一次手术过程中完成2种以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使患者经历1次麻醉可同时做2种以上疾病的检查,明确诊断,同时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脏器干扰小、术后疼痛或不适较轻微、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并发症少,住院天数少,是诊治不孕症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图形教学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运用图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图形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学环节、应用原则等几个方面,强调改进图形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方妇安煎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诺更宁口服;治疗组36例,予妇安煎口服。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结束时及结束6个月后进行近期与远期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相似,总有效率均为94.44%;治疗组远期疗效治愈率72.22%,高于对照组的55.56%,而2组总有效率相似。结论:妇安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不仅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远期复发率低,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和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产后妇女主观幸福感及产妇心理健康.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录的120例产妇为例,采用SAS(焦虑自评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及GWBS(总体幸福感量表)方法,筛查出观察组(70例)情绪障碍者与对照组(50例)情绪正常者,比较两组产妇总体幸福感及产后心理健康情况.结果:研究分析发现:①观察组SAS、SDS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GW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妇女情绪障碍发生率比较高,对产后妇女主观幸福感造成不利影响,临床上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产妇进行产后心理干预,保证产妇处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癥瘕煎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9年4月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术后按常规住院抗感染治疗4~7天后出院康复保养治疗。治疗组在按对照组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再加服癥瘕煎,每次1袋,每天3次。结果: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术后,仍然有必要服用1~3月的中药来辅助消除肉眼见不到的肿瘤结节,纠正修复病例损害、降低复发率、减轻痛苦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种方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形态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创新思维为宗旨,将科研引入教学,着力加强口腔形态学课程群建设,构建“1+3”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中microRNA表达谱差异及显著改变microRNA与WNT家族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涵盖当前miRbase数据库中所有人类microRNA的miRCURYTM探针的基因芯片对4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的唇腭组织与4例正常新生儿脐带组织所提取的microRNA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差异性表达显著的micro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54个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的差异表达microRNA:181个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组织中表达上调,73个表达下调(P<0.05)。根据差异倍数与P值大小,选取十个表达差异较大的micro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hsa-miR-1260b, hsa-miR-205-5p, hsa-miR-24-3p, hsa-miR-27b-3p和 hsa-miR-720均靶向结合于Wnt5a、Wnt9b、Wnt10a等Wnt家族的信号分子。结论:差异表达较显著的microRNA通过与Wnt家族信号分子靶向结合参与调控唇腭裂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芯片杂交技术筛选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NSCL/P)患儿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croRNAs ( miRNAs),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方法:收集4例健康新生儿的脐带组织和4例2岁以内NSCL/P患儿唇腭组织,分别进行miRNAs芯片杂交的比对研究,筛选出异常表达miRNAs,并将其分别通过TARGETSCAN-VERT、MIRDB和RNA22-HSA 3个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取交集得到靶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gene ontology)和生物通路富集分析( pathway enrichment)。结果:样本中检测出异常表达的miRNAs 254条(上调表达181条,下调表达73条, P<0.05)。对异常表达的mi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取交集得到靶基因5029个。异常表达的miRNAs靶基因富集于解剖结构的发育、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细胞分化和细胞迁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异常表达的miRNAs靶基因信号通路富集于Wnt、 mTOR、cGMP-PKG、TGFβ、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NSCL/P异常表达miRNAs预测出的靶基因富集于多个信号通路和生物学功能,其相关信号通路与生物学功能提示基因与环境因素能够影响NSCL/P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领域分布情况,分析其形成规律,并进一步阐述VM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106例OSCC石蜡标本,进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反应)双重染色检测OSCC中是否存在VM。结果:在106例OSCC患者发现15.09%(16/106)存在VM。VM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有VM组的OS-CC分化程度低于无VM组OSCC(χ2/Z=2.03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SCC中存在VM,恶性度越高OSCC形成拟态的能力越强。血管生成拟态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血液供给,起到"替代供养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