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2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石形成基本因素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同步检测胆囊粘膜、胆石和鲕石的超微结构、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观察胆石核心的细菌及胆囊收缩素对异形胆囊的收缩效应,探索肝胆功能、肝胆疾病和胆石症的关系。综合研究结果提出:胆石形成的启动因素是肝胆系统的感染与炎症;胆石形成的基本条件是肝胆系统整合和自稳态生理调节的紊乱;胆石结构形成是胆道内胆汁理化力学作用的结果:"肝胆同治"是胆石症的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2.
前言视网膜胶质瘤首为 Virchow 氏所命名,1896年 Callius 氏指出此瘤细胞似胎儿3—4个月未分化的视网膜细胞,因而 Verhoeff 氏把此瘤称为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未分化的肿瘤,可从三核层中的任何一层开始,主要为密集的小圆形细胞所构成,瘤细胞核小染色浓,原浆及胞浆  相似文献   
3.
抗病毒药物     
眼科范围内抗病毒药物除对单纯疱疹治疗用药外,关于腺病毒等引起的眼病治疗药物几乎没有。现将角膜疱疹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付作用,注意点介绍如下。5iodo—2′—deoxyuridine(IDU)(5—碘—2′—脱氧脲嘧啶核甙。碘甙)疱疹净1、作用机制:IDU是一种Pyrimidine nudeoside在单疱病毒的DNA合成时将类似thymidine的IDU误编其中,而使单疱病毒的感染力消失,即核酸合成抑制剂。2、用法:IDU点眼药浓度为0.1%。眼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关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萎缩后又再复发的病例较为少见。最近我院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李×男3岁住院号:256747 患儿生后14天左眼开始红肿,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如猫眼。于1982年10月1日来我院就诊,经检查诊为:“左视网膜母细胞瘤”并收入院准备作眼球摘除术,因家长拒绝而出院。出院2个月,左眼球逐渐萎缩。1985年9月左眼被皮球碰后红肿,疼痛。萎缩的眼球也逐渐增大,时常伴有同侧头疼及恶心,呕吐等症。于同年11月5日再次收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5.
徐××男 37岁住院号 270830 左眼球突出1年。检查:右眼正常,左眼视力1.2,眼前节及眼底无异常,眼球呈轴性突出,眼球突出度右13mm,左18mm向外向上运动稍受限。左颞上眶缘下可触及花生米大表面光滑的肿物,后界触不到,与皮肤无粘连、移动性差,质硬,无压痛,眶压饱满,眼球不能还纳,低颈试验(一)无血管杂音。X线拍片副鼻窦、眼眶、视神经孔均正常。B  相似文献   
6.
老年环为脂肪在角膜实质中浸润,在15—20岁叫青年环,40岁以上叫老年环,此时开始在Bowman氏膜及实质层表县,发生混浊,到60岁多在角膜上部开始,混浊环与角膜缘间尚有透明区,永不累及瞳孔区,形有  相似文献   
7.
1967年川崎富作报告小儿指趾特异性落屑伴有Muco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本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病因不清,死亡率1—2%。根据病儿临床表现及剖检所见,本病与小儿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相似。著者报告一例7岁男病儿因右颈部淋巴腺肿大,发烧39.0℃,儿科入院,结膜充血,白血球血小板增多,血沉快,两种反应蛋白强阳性,AsLo高值,入院后第二天指尖发红硬性浮肿,外阴发红,手脚小关节疼痛,诊断为川崎病(McLS),给Aspirin后下热,发病8天出现指爪移行部皮肤落屑及草莓果舌。眼部改变:球结膜充血,血管怒张蛇行,角膜下半部微混,左角膜有数个白色K、P,房水混浊、晶状体前囊有轻度色  相似文献   
8.
使用超声显像(下称B超)和电算机扫描(下称CT)诊断眼眶肿瘤,目前国内应用的比较普遍。有关CT、B超诊断眶瘤效果以及组织学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情况的研究国内文献报道甚少。本文采用四格表法,通过计算数字客观的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和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时的交互作用,并对CT、B超诊断眼眶肿瘤中出现的假阳性、假阴性以及组织学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临床医生应用CT、B超诊断眼眶肿瘤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9.
前言角膜白斑病在临床眼科疾病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因其发病的机制不同,临床症状亦异,轻者影响视力,重者致使失明。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该病,是临床眼科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小鼠的角膜白斑病,很少见到报告.作者偶然在工作中遇到了小鼠角膜白斑病,并进行了研究。证实了此病是因遗传性眼裂早期形成继发性角膜炎所致之后对此患鼠又做了病理学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42岁男性左眼外伤6个月诊断左外伤性白内障角膜11点钟穿孔伤痕相应处晶体内有1 mm大小异物、晶体前囊有褐色素沉着、后囊混浊。晶体全囊摘出电镜观察见晶体囊无明显变化;其下之上皮细胞内有铁离子沉着,在上皮细胞的基底部尤为明显。细胞间隙扩大,形成大小不同的囊腔,靠近晶体囊处更明显。上皮细胞与皮质间隙也有一部分扩大。晶体皮质细胞密度不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