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从钩藤Uncariarhymchopylla总碱中又分得3个氧化嘴哚生物碱:柯诺辛和钩藤碱。通过光谱解析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其中Ⅵ和Ⅶ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桂林乌桕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桂林乌桕Sapium chihsinian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桂林乌桕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矛瑞屯醇(moretenol,I),矛瑞屯酮(moretenone,Ⅱ),油酮酸(acetylaleuritolic acid,Ⅲ),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Ⅳ),2-羟基-4-甲基苯乙酮(2-hydroxy-4-methoxyacetophenone,V),正三十四烷酸(Ⅵ),硬脂酸(Ⅶ),3,3′-二-氧-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 acid,Ⅷ),β-谷甾醇(IX),胡萝卜苷(X)。结论 化合物Ⅵ,Ⅵ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小狼毒的二萜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峻  杨成金  吴大刚 《中草药》1998,29(2):73-76
从大戟科小狼毒Euphorbiaprolifera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2个二萜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为3,5,8-三乙酰基-5α-苯甲酰基-14-丙酰基曼西醇类二萜(3,5,8-triacetyl-5α-benzoyl-14-propanoylmyrsinoltypediterpenewithC9~C10cyclizedtoformanadditionallactonering,Ⅰ),3-乙酰基-5β,8α-二苯甲酰基-14-丙酰基曼西醇类二萜(3-acetyl-5β,8α-dibenzoyl-14-propanoylmyrsinoltypediterpenewithC9~C10cyclizedtoformanadditionallactonering,Ⅱ)。其中Ⅱ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肥牛木枝条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肥牛木[Cephalomappa sinensis(Chun et How)Koster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肥牛木的枝条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乙酰油桐酸(2)、没食子酸(3)、(3S,5R,6S,7E,9R)-3,6-dihydroxy-5,6-dihydro--βionol(4)、(3,β4,α5α,6αH,7E,9S)-3,4-dihydroxy-5,6-dihydro-β-ionol(5)、东莨菪素(6)。结论化合物1、4和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研究中药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I),白桦脂醇(betulin,Ⅱ),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Ⅲ),3β,23-dihydroxy-30-norolean-12,20(29)-dien-28-oic acid(Ⅳ),芍药苷元(paeoniflorigenone,V),3-O-methylpaeonisuffral(Ⅵ),牡丹酚(paeonol,Ⅶ),6-羟基香豆素(6-hydroxycoumarin,Ⅷ)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Ⅸ)。结论:化合物I-Ⅳ和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紫牡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少华  吴大刚  陈有为  彭谦 《中草药》2005,36(5):648-651
目的研究紫牡丹P aeon ia d elavay 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aeon isu ffra l(Ⅰ)、芍药苷元(paeon iflorigenone,Ⅱ)、pa lb inone(Ⅲ)、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 in,Ⅳ)、槲皮素-3,7-二甲氧基(querc itrin-3,7-d im ethoxy,Ⅴ)、紫云英苷(astraga lin,Ⅵ)、单棕榈酸甘油酯(g lycery l m onopa lm itate,Ⅶ)、1-亚油酸-3-棕榈酸-甘油酯(1-lino loy l-3-pa lm itoy lg lycero l,Ⅷ)、没食子酸甲酯(m ethy l ga llate,Ⅸ)、香草酸甲酯(m ethy l van illate,Ⅹ)、丁香酸甲酯(m ethy l syringate,Ⅺ)。结论化合物Ⅰ,Ⅲ,Ⅴ~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水杨柳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的目的是对水杨柳的根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采用硅胶柱色谱的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水杨柳的根部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 包括1-羰基-油桐酸(1), 油桐酸(2), 3-乙酰氧基-油桐酸(3), 蒲公英赛酮(4), 蒲公英赛醇(5), 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酸甲酯(6), 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醇(7), 熊果酸(8), 羽扇豆醇(9), 乙酰氧羽扇豆醇酯(10), 臭矢菜素A(11), 大黄酚(12)和没食子酸(13)。化合物1为新的蒲公英赛烷三萜类化合物, 化合物2~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用MTT法测定了化合物1~3对AGZY 83-a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证明化合物2对AGZY 83-a细胞有弱抑制作用(IC50 33.055 μg·mL-1)。  相似文献   
8.
椿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寻找楝科中的杀虫及药用活性成分。方法:分离鉴定香椿Toona sinensis叶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结果:从香椿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过波谱分析分别被鉴定为6,7,8,2′-四甲氧基-5,6′-二羟基黄酮(Ⅰ),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Ⅱ),山柰酚(Ⅲ),3-羟基-5,6-环氧7-megastigmen-9酮(Ⅳ),没食子酸乙酯(Ⅴ),东莨菪素(Ⅵ),结论: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用X-衍射对羊角天麻素Ⅰ晶体进行立体结构测定。得出羊角天麻素Ⅰ晶体的立体构型、非氢原子的键长、键角和分数坐标及其等效热参数。结果表明:羊角天麻素Ⅰ的立体结构是左侧被两个相邻的酯基侧链、右侧被一个呋喃环把中间的两个六元环挤压成褶形的倍半萜。  相似文献   
10.
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丹皮Paeonia suffruticos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I),白桦脂醇(betulin,Ⅱ),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Ⅲ),3β,23-dihydroxy-30-norolean-12,20(29)-dien-28-oic acid(Ⅳ),芍药苷元(paeoniflorigenone,V),3-O-methylpaeonisuffral(Ⅵ),牡丹酚(paeonol,Ⅶ),6-羟基香豆素(6-hydroxycoumarin,Ⅷ)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Ⅸ)。结论:化合物I-Ⅳ和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