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验案2则     
【肠痈】张××,男,25岁。1986年5月18日诊。自诉:昨天晚上脐周疼痛,现已移至右下腹,疼痛剧烈。刻诊:右下腹疼痛拒按,反跳痛明显,有一胡桃大肿块,质硬、皮色不变;右腿牵掣踡缩:脘腹胀闷,恶心呕吐、吐后松快,肤热灼手,汗出淋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证缘湿热蕴结肠腑,积滞不通、气血瘀热化毒。诊为急性肠  相似文献   
2.
细辛味辛性温,主祛风散寒,温肺化饮,止咳逆上气,为治疗风寒湿邪留滞肝肾而导致筋骨疼痛的首选药物之一。中医界有“细辛不过五”“细辛不过钱”的说法,而余认为细辛用量不宜太小。前人确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如:《本草纲目》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本草别说》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非常明确,这是针对“单用末”口服的用量而言,而在汤剂中的用量,就不一定受这种  相似文献   
3.
刘兴武 《陕西中医》1993,14(6):278-278
<正> 芍药甘草汤(下称“本汤”)系张仲景《伤寒论》之方,考仲景制本汤原意为误汗亡阳,阳复后的脚挛急证而设。笔者据此,常以本汤随证加味,治疗因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的多种妇科疾患,屡获捷效。现举数案。1 经行抽搐李妇,46岁,农民。1987年5月12日诊。自诉:行经抽搐,经尽渐止  相似文献   
4.
朱某,女,28岁。1980年3月15日初诊。诉恶寒发热,烦躁不安半月,口渴引饮,腹胀拒按,尿少色黄如茶,嗜睡,大便1周未解,至诊前才排少量水样便,恶臭异常,且腹胀加重,肛门坠胀,面赤气粗,口中秽臭,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弦数有力。T 40℃,P 98次/分,R 22次/分。证属热入阳明,肠中糟粕与热毒搏结不解,热结旁流。治宜通腑泻热,急下存阴。大承气汤主之:大黄(后下)20g,芒硝(冲服)15g,枳实、厚朴各12g,水煎顿服。药后矢气频转,排燥屎10余枚,继解黄褐便1次。遂热退神清,余症随之而减。体会:阳明燥结、秽浊积滞内停形成的腑实不通,可以导致神昏窍闭、化火生风、抽搐痉挛、痛胀喘逆及出血等多种急症。因此,掌握好腑实  相似文献   
5.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rshrase)的活力测定.对于肝脏病诊断及病情观察均有一定意义。我们自1992年应用酶促反应动力学的有关理论,以酶联—紫外连续监测法(即速率法)测定丙氨酸转酶得到了满意的效果。该法具有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目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下垂之治不必率由升举074100河北省涞水县医院刘兴武胃下垂是临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属祖国医学的“胃下”、“胃缓”范畴。其病名首见于《灵枢·本脏篇》:“脾应肉,……肉调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院)约不利。肉因不坚者,胃缓。”对于该病,...  相似文献   
7.
刘兴武 《新中医》1996,28(7):5-6,12
首先阐述辛开苦降法的源流及对其探究的意义,并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阐述该法的作用特点;然后阐述该法的代表方半夏泻心汤的渊源及其所主痞证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并根据中药的性味、功能,彰明方中各药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从中体现了仲景组方用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结语提出运用辛开苦降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家慈,1965年突患阳气暴脱之证。恶寒倦卧,身冷寒战,四肢冰冷,肘膝之上,冷汗淋漓,鼻唇青紫,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微浅,瞳神发散。舌青紫,苔白润,无脉。处方:熟附子9g,干姜5g,肉桂3g,人参6g,炒白术9g,茯苓9g,陈皮6g,炙甘草5g,五味子3g,制半夏9g,生姜5g。水煎服。  相似文献   
9.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代表作。他认为,凡为良医者,必重药研而谙练药性。他尤以善用生山药、生山萸、生黄芪、生石膏、生赭石和桂枝等救治急危重证。兹择其要者述之。1 阳越阴竭,独重山药:张锡纯指出,山药系救急大药。其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  相似文献   
10.
血清和尿淀粉酶活性测定是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其检测方法种类繁多。目前,国内多数实验室应用剩余淀粉碘量法,其准确性较差。应用活性染料和支链淀粉共价结合生成不溶性染色淀粉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